第973章 治水大成
最近更新:穿成影帝养的狗后我红透娱乐圈
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
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i人医生,e人患者
叛逃之后(西幻nph)
快穿:笨蛋美人也要攻略
孤雌(nph)
【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
点击排行:皎皎 po全文阅读
(快穿)插足者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状元的小公主 po
爱意收集攻略(H)
清纯女主的被肏日常(纯肉NP)
辽国亡了。
在耶律洪基下了退位诏书后,辽国就成了历史。
献俘过后,耶律洪基等一百多人,被安排在上林苑旁边的一个大庄园里面,虽说衣食无忧,但外面却有无数禁军把守着。这个庄园,入得出不得。如无意外,这些辽国皇室,是会被囚禁至老死的。
但耶律洪基不会寂寞,因为有一个人,比他早到了好几年——交趾的大越太子李仁宗。大越皇帝李日尊已经死了,但他的儿子却在这里休养生息。李仁宗到这里的时候,才两三岁,十余年过去了,他已经长成了一个小伙子。
听闻耶律洪基来了,李仁宗也是精研汉文化之人,连忙上前拜候,甚至还做主,把他的姊姊,许配给了耶律浚。
两个亲家真的是“一见如故”,“肝胆相照”,抱头痛哭不已。
痛哭过后,耶律洪基也接受了现实,在这个庄园里面悠闲地生活起来。
耶律洪基和李仁宗成了忘年交,两人无话不谈,把酒言欢,下棋写诗,研论歌赋。一日,耶律洪基和李仁宗在树荫下,又各自抱着一壶刚刚推出市场的“烧酒”,下起了围棋来。
看着棋盘里的黑白子,耶律洪基好似又见到了当日千军万马奔腾的景象,心中感慨良多:“你说,下一个到来的皇帝,是谁?”
李仁宗一愣,然后颇为落寞地说道:“我不理那些俗事了,在这里还想着外面,自寻烦恼啊!”
耶律洪基执意地说道:“我都来了,其他人还能跑得掉?依我看,高丽王、回鹘王、黑汗王都得来!还有那个什么东瀛天皇?他肯定会被记恨上的,没什么事取个天皇的名字,不是自寻苦恼吗!”
李仁宗不确定地说道:“其余的我不清楚,但回鹘有什么‘回回炮’,比大顺也不弱啊!”
耶律洪基哂笑道:“‘回回炮’?不还是投石机!就算威力大些,能打到几里?大顺的火炮,能打得到十里远!”
李仁宗叹了口气:“大顺还是崛起了,就没有我们生存的余地了……”
耶律洪基也落寞地喝了一口猛烈的烧酒,半睁着朦胧醉眼,苦笑道:“是啊,朕的大辽都亡了,说这些也没用了……”
两人也没心思下棋了,你一口酒,我一口酒地喝着,很快便双双醉了,抱在一起,抱头痛哭。后来双方家眷来拉,怎么都拉不开。
长安城,皇宫内。
两个风尘仆仆的官员,正被陆承启召见着。
“两位卿家,辛苦了!”陆承启情真意切地说道,“你们为大顺,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啊!朕代天下百姓,谢过两位卿家!”
说罢,陆承启对他们鞠了一躬,吓得这两人手忙脚乱,连忙把陆承启扶直了身子:“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这两人,正是工部尚书李诫和钦天监监正陈荀。他们奔波劳累,主持黄河疏浚,挖通大运河的工作,已逾十余年。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今有李诫陈荀挖运河,十余年不曾回京。
大顺的运河,拓宽开深山阳渎,又开通济渠,连结洛、黄、汴、泗诸水达于淮河。而后又拓宽浚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同时由洛阳附近凿永济渠通卫河,经临清转幽州,再挖通济州河、会通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大运河全线通航之后,大大缩短了航道,甚至连通了长安、洛阳和幽州三地,不仅使得黄河之水有去处,不会再泛滥成灾,还使得长江连通了黄河,水运更加便利。
虽然糜费颇多,至今已然用去了万万贯钱财。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运河对于商业发展的意义。
再加上海运,即便日后长安不产粮了,江南的粮食,也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整个中原,连成了一片,互通有无。
有了大运河,陆承启更有信心了。他知道,只要有大运河在,坚持种树,保持水土,就不怕黄河泛滥了。有大运河在,南方的粮食也能补给北方,在小冰河时期,这更为重要。有了粮食,百姓也不会揭竿而起。再一个,就是商业。路通则财通,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沿线全都是经济繁荣的地方。
百姓一旦富裕起来了,还怕没有钱银买东西吗!
“使得,绝对使得!”
陆承启缓缓直起了身子,沉声说道:“两位卿家的功绩,朕记得一清二楚。洪祥五年,天降暴雨,黄河将决口,是你们化险为夷;洪祥八年,黄河沿岸雨水过多,也是因为运河之故,方能排险解难;洪祥十年七月辛卯,大名府、馆陶、永济、清阳、澶州水位告急,也是你们身体力行,亲自督阵,才能保得住黄河没有决口。次年,大名府之夏津虽决口,但也不过漫上了一些而已,不成大患。洪祥十三年,天再降暴雨,却始终奈何不得黄河水位,非大运河之功耶?”
陈荀和李诫都被感动了,他们没想到陆承启真的记得清清楚楚,红着眼眶说道:“陛下谬赞,臣惶恐!”
“非也,两位卿家的功劳,旷古绝今,朕也比之不上。这并非谬赞,而是你们实至名归!”陆承启感慨地说道,他知道后世自来水有多缺,要是没有南水北调工程,恐怕北方的人口要直接减少一半。虽然大运河挖掘破费人工钱银,可一旦挖通了,那就是对民族的大功!
民族英雄不仅仅是霍去病,陈荀和李诫也是!
“朕决定了,封李卿为少傅,陈卿为少保!”陆承启抛下一枚重磅炸弹。
“陛下,万万不可!”李诫大为吃惊,虽然他知道陆承启肯定会厚赏,可没想到会厚重到这个地步。虽然少傅少保是虚衔,没有实职。可那还是太子名义上的老师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日后太子即位,他们岂不是位极人臣?
陈荀见李诫这样,内心稍有不满。但他也知道,朝中政治斗争那是杀人不见血,他们占据高位,绝对是高处不胜寒。一个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不要说了,朕意已决。”陆承启坚定地说道,“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大运河是朕最英明的决定!”
皇帝都这么说了,他们也坚持不了己见。这些年来,陆承启威严日盛,已经很少人能左右他的想法了。虽然陆承启也意识到这是不妥的,但为了那雄伟的志向,他还是得这样做。不就是独断朝纲吗?他有着超越千年的见识,是能将大顺带上正轨的!
在耶律洪基下了退位诏书后,辽国就成了历史。
献俘过后,耶律洪基等一百多人,被安排在上林苑旁边的一个大庄园里面,虽说衣食无忧,但外面却有无数禁军把守着。这个庄园,入得出不得。如无意外,这些辽国皇室,是会被囚禁至老死的。
但耶律洪基不会寂寞,因为有一个人,比他早到了好几年——交趾的大越太子李仁宗。大越皇帝李日尊已经死了,但他的儿子却在这里休养生息。李仁宗到这里的时候,才两三岁,十余年过去了,他已经长成了一个小伙子。
听闻耶律洪基来了,李仁宗也是精研汉文化之人,连忙上前拜候,甚至还做主,把他的姊姊,许配给了耶律浚。
两个亲家真的是“一见如故”,“肝胆相照”,抱头痛哭不已。
痛哭过后,耶律洪基也接受了现实,在这个庄园里面悠闲地生活起来。
耶律洪基和李仁宗成了忘年交,两人无话不谈,把酒言欢,下棋写诗,研论歌赋。一日,耶律洪基和李仁宗在树荫下,又各自抱着一壶刚刚推出市场的“烧酒”,下起了围棋来。
看着棋盘里的黑白子,耶律洪基好似又见到了当日千军万马奔腾的景象,心中感慨良多:“你说,下一个到来的皇帝,是谁?”
李仁宗一愣,然后颇为落寞地说道:“我不理那些俗事了,在这里还想着外面,自寻烦恼啊!”
耶律洪基执意地说道:“我都来了,其他人还能跑得掉?依我看,高丽王、回鹘王、黑汗王都得来!还有那个什么东瀛天皇?他肯定会被记恨上的,没什么事取个天皇的名字,不是自寻苦恼吗!”
李仁宗不确定地说道:“其余的我不清楚,但回鹘有什么‘回回炮’,比大顺也不弱啊!”
耶律洪基哂笑道:“‘回回炮’?不还是投石机!就算威力大些,能打到几里?大顺的火炮,能打得到十里远!”
李仁宗叹了口气:“大顺还是崛起了,就没有我们生存的余地了……”
耶律洪基也落寞地喝了一口猛烈的烧酒,半睁着朦胧醉眼,苦笑道:“是啊,朕的大辽都亡了,说这些也没用了……”
两人也没心思下棋了,你一口酒,我一口酒地喝着,很快便双双醉了,抱在一起,抱头痛哭。后来双方家眷来拉,怎么都拉不开。
长安城,皇宫内。
两个风尘仆仆的官员,正被陆承启召见着。
“两位卿家,辛苦了!”陆承启情真意切地说道,“你们为大顺,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啊!朕代天下百姓,谢过两位卿家!”
说罢,陆承启对他们鞠了一躬,吓得这两人手忙脚乱,连忙把陆承启扶直了身子:“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这两人,正是工部尚书李诫和钦天监监正陈荀。他们奔波劳累,主持黄河疏浚,挖通大运河的工作,已逾十余年。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今有李诫陈荀挖运河,十余年不曾回京。
大顺的运河,拓宽开深山阳渎,又开通济渠,连结洛、黄、汴、泗诸水达于淮河。而后又拓宽浚深江南运河以达杭州,同时由洛阳附近凿永济渠通卫河,经临清转幽州,再挖通济州河、会通河,并建设闸坝,渠化河道。大运河全线通航之后,大大缩短了航道,甚至连通了长安、洛阳和幽州三地,不仅使得黄河之水有去处,不会再泛滥成灾,还使得长江连通了黄河,水运更加便利。
虽然糜费颇多,至今已然用去了万万贯钱财。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运河对于商业发展的意义。
再加上海运,即便日后长安不产粮了,江南的粮食,也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整个中原,连成了一片,互通有无。
有了大运河,陆承启更有信心了。他知道,只要有大运河在,坚持种树,保持水土,就不怕黄河泛滥了。有大运河在,南方的粮食也能补给北方,在小冰河时期,这更为重要。有了粮食,百姓也不会揭竿而起。再一个,就是商业。路通则财通,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沿线全都是经济繁荣的地方。
百姓一旦富裕起来了,还怕没有钱银买东西吗!
“使得,绝对使得!”
陆承启缓缓直起了身子,沉声说道:“两位卿家的功绩,朕记得一清二楚。洪祥五年,天降暴雨,黄河将决口,是你们化险为夷;洪祥八年,黄河沿岸雨水过多,也是因为运河之故,方能排险解难;洪祥十年七月辛卯,大名府、馆陶、永济、清阳、澶州水位告急,也是你们身体力行,亲自督阵,才能保得住黄河没有决口。次年,大名府之夏津虽决口,但也不过漫上了一些而已,不成大患。洪祥十三年,天再降暴雨,却始终奈何不得黄河水位,非大运河之功耶?”
陈荀和李诫都被感动了,他们没想到陆承启真的记得清清楚楚,红着眼眶说道:“陛下谬赞,臣惶恐!”
“非也,两位卿家的功劳,旷古绝今,朕也比之不上。这并非谬赞,而是你们实至名归!”陆承启感慨地说道,他知道后世自来水有多缺,要是没有南水北调工程,恐怕北方的人口要直接减少一半。虽然大运河挖掘破费人工钱银,可一旦挖通了,那就是对民族的大功!
民族英雄不仅仅是霍去病,陈荀和李诫也是!
“朕决定了,封李卿为少傅,陈卿为少保!”陆承启抛下一枚重磅炸弹。
“陛下,万万不可!”李诫大为吃惊,虽然他知道陆承启肯定会厚赏,可没想到会厚重到这个地步。虽然少傅少保是虚衔,没有实职。可那还是太子名义上的老师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日后太子即位,他们岂不是位极人臣?
陈荀见李诫这样,内心稍有不满。但他也知道,朝中政治斗争那是杀人不见血,他们占据高位,绝对是高处不胜寒。一个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不要说了,朕意已决。”陆承启坚定地说道,“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大运河是朕最英明的决定!”
皇帝都这么说了,他们也坚持不了己见。这些年来,陆承启威严日盛,已经很少人能左右他的想法了。虽然陆承启也意识到这是不妥的,但为了那雄伟的志向,他还是得这样做。不就是独断朝纲吗?他有着超越千年的见识,是能将大顺带上正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