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最近更新:万人嫌真千金不做恶毒女配
心肝,别不要我了好不好
今天女主她学废了吗
守寡多年的摄政王妃有喜了
快穿:笨蛋美人也要攻略
谁家正经宿主日常被攻略?(快穿)
师妹骗他身子后,始乱终弃了
缚剑(修仙NPH)
咸鱼天师他甜度超标
点击排行:皎皎 po全文阅读
(快穿)插足者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状元的小公主 po
爱意收集攻略(H)
清纯女主的被肏日常(纯肉NP)
结果钱是寄过来了,左等右等没等到通知书,于是赵家人这才来乡下找人,没想到赵胜利居然玩了这么一出大戏,害得赵家人闹明白之后甩头就走了,直言跟赵胜利断绝关系以后再不来往了。
淘青姐的夫家原本还担心淘青要去参加高考呢,结果淘青自己主动表示自己年纪大了很多知识都忘了,就安安心心在家教教孩子算了。
不过课本还是捡起来了,刚好水月村小学里又扩招了很多学生,邱北到淘青家了解了一下,最后决定聘请淘青来学校教幼儿园。
幼儿园这会儿也还只有大城市里那些机关单位才有,邱北决定开设幼儿园也是因为他发现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太难管教了,主要难管的不是知识上了,反而是习惯上的,所以跟公社领导打了报告之后,就增设了幼儿园。
一开始也就只有少数舍不得孩子漫山遍野到处乱跑家里条件又不错的人愿意送孩子来幼儿园,其中主要还是水月村的人。
毕竟水月村也是李家镇条件最好的生产大队,再加上受了祁云当初靠笔杆子挣钱的影响,认为孩子肯上学读书就有挣大钱的机会,不像其他乡下人大多数觉得孩子读书没用反正迟早要回家种地,学不学无所谓。
“今年夏天的时候听说北边儿还有地方签了生死状搞了那啥子包产到户,看看沿海那边的经济特区,平同志都说要改革,要开放,我们学校的同学老师都说以后农村里说不定都要这么干。”
包产到户就是把田地分给村民,然后让对方一家子自己种地,不管收成好坏,到秋收了上交一定粮食,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了。
这事儿在各个村子里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有人想混工分的就发愁,更多人却是羡慕得很,就紧巴巴的盯着邱北,希望邱北那报纸上能够尽快把这事儿的后续也给登报上让他们知道。
“这个事我跟阿云也说起过,想想现在大家一起干活的时候多少人混工分,一年到头下地不空闲的,可秋天里收回来的听老一辈的说还不如当初自己种地呢。国家要发展,粮食肯定是必须要想法子提高产量的。”
唐思甜很是赞同的点头,虽然唐思甜自己在家里时不怎么下地干活,可也不是那无知的人,水月村之所以能成为镇上条件最好的生产队,追根究底还是因为老村长跟李晓冬这个大队长管理得好,队里干活偷懒的人少了这才齐心协力干出这样的成果来。
换一个思路想想看,要是真的种地都成了自家的事儿,大家伙干活的时候还不得更加尽心尽力么?
到秋收了,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少不得能够多收获不少粮食。
唐思甜陪江画眉一起在堂屋里一边摘菜一边聊天,祁云跟周国安就在院子里叙旧。
男人跟女人的话题自然不一样,女人总少不了东家常西家短,男人则是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事业上社会上时局上,就算是那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碰见相熟的人站着聊天也能装比的扯着嗓子聊几句打仗啊小日本儿啥的。
相比起屋里,如意更中意外面,祁云自己坐在秋千上,把如意架在自己身前,脚下若有似无一晃一晃的,惹得如意老是撅着屁股想要去看下面到底怎么回事。
可惜人太小了,如今还连站立都还无法独自完成,想要做弯腰张望这么个高难度的动作,还有些许困难,能不能成功全靠他跟自家老爸心电感应强不强。
不过这会儿他老爸正在跟人聊天,没顾得上打开感应开关,“现在这局势肯定是要放开的,今年七月里头数字帮残余还闹了一回,不过没搞出名堂就被压下去了,那都是当初靠着搞事发家的人,现在局势要稳下来他们要没了机会,少不得要拼着闹一闹,反而被人一锅端了。”
“啧啧,还有这事儿?我们那边都没听到风声。”
“所以说那些搞反动发家的人现在是成不了气候了,你跟思甜有什么打算?”
周国安跟唐思甜都是上的师范,以后毕业了包分配自然是教书,只单看是想要分回怀城还是留在茳那市那边。
“甜甜倒是说随我,不过我想的是就留在那边,我爸妈反正儿子多,少我一个也没啥,岳父岳母这些年真把我当亲儿子对待,想到以后他们一年到头见不到几回唯一的闺女,我这心里还挺难受的,而且我不回去还不至于分家里的房子住。”
周国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现如今也渐渐长大了,房子怎么分父母怎么养,少不得要掰扯许多。
如意试着看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亲爹又老是get不到他的想法,于是如意蹬着脚气沉丹田张开嘴准备干嚎。
祁云眼角余光扫到了,顿时心里一惊,连忙收回注意力把如意掰正了对着自己的脸,如意酝酿的干嚎被中途打断,嘴巴欲瘪不瘪,眼皮子垂着直往下面看。
祁云这回明白了,手上一转把他直接放趴在自己腿上,脚下又蹬了下地面让秋千晃起来。
如意这回满足了,于是兴致勃勃的趴在那里认真的看着一前一后晃起来的地面。
“如意跟他哥都是省心的,我跟甜甜也准备要个孩子,今年大二课程结束之后时间就没那么紧张了,岳母说到时候她会来市里跟我们一起住,帮忙照顾甜甜。”
虽然是很享受二人生活,可唐思甜是个喜欢孩子的,媳妇喜欢嘛,周国安自然也就决定喜欢了,这会儿看见如意,居然生出了一丢丢的父爱。
江河带着平安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周国安跟江河虽然都成熟了不少,可当初一起玩的感情也不是虚的。
周国安听说江河现在已经开始当人家的小老师了,而且已经有一年的实践经验了,顿时佩服不已,少不得要凑过去讨教一番。
比起如意,平安好歹也是当初抱过的,唐思甜看见长大的平安自然有许多感慨,抱着平安不撒手,逗着平安说了许多话。
堂屋里重新把凉板椅铺成床,江河跟平安就拉了帘子睡在这里。
虽然水月村那边的风俗是夫妻到别人家做客不睡一张床,可几人都是老朋友了,又都是年轻人,倒是不至于顾忌这么多。
村里托周国安两口子带过来的东西也说不上有多好,总归就是农村里有的那些东西,什么梅菜干甜蒜头之类的,还有几块腊肉香肠。
“去年风声没那么紧了,村里就有人开始自家养猪,一年到头总归能吃上点肉。”
腊肉跟香肠是邱大爷让带的,另外淘青姐让带的是两件小毛衣,看身形大小,分明就是给平安和如意两人各织了一件。
平安年纪稍大,毛衣是套头的,如意的就是开衫,用毛线团打了漂亮的结扣。
张奶奶做的两双布鞋,都是单边扣带的那种,一双鞋底略厚一双略薄,厚底的是已经可以自己跑跑跳跳的平安的,薄底的是给如意的。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不能穿厚底子,否则脚底板不舒服,老一辈就觉得娃娃不舒服了就不肯好好长了。
另外零零碎碎的许多东西,甚至还有周庆搞的“给祁校长的一封信”,里面都是些小纸条,或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字体稚嫩,都是当初祁云还在村里时那些在读小学生写的。
说实话祁云已经离开那边一年多了,小孩子们虽然还记得祁云,可感情上已经说不上多深刻了。
只是因为祁云当初创办了水月村小学那样拿到市里去评比都算是首屈一指的教学模式,所以无论是已经毕业走出去的孩子还是刚踏入小学对祁云只限于听说的状况,都没有人说不知道祁云的。
听说现在小学的老师每个寒暑假都会进行一定期限的训练学习,邱北怎么说也是高材生,当初还在大学里给学生授过课,要把学校的老师培养起来也不算困难。
师资力量上去了,再加上升到市里去的龚书记郑凯旋他们帮衬着搞了政府拨款,水月村小学如今又是扩建了一动小二楼的教学楼,可气派了。
再加上村里到镇上的马路修好了,很多镇上的人都宁愿把孩子往水月村小学送,听说那里以前当校长那个已经去平城清苑大学上学啦,听说那里现在的校长以前是教大学生的。
听说那里的孩子有政府拨款,早上还有一顿“营养餐”吃,听说那里出来的孩子德智体美样样好不说,还多才多艺,上了初中几乎都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学习好又有才艺。
单单这一点就够让那些心里对孩子未来有想法的家长心动了。
知道那个记忆中从泥巴茅草房变成砖瓦房,连五个班级都拼不齐整的小学现在居然已经一个年纪分了三四个班了,祁云心里满满的感慨,既有欣慰也有怅然。
周国安跟唐思甜在平城也没能玩多久,毕竟九月中旬他们学校就要开学,看了天安门升国旗,祁云又带他们一起去吃了平城的几样老字号美食。
顺王府这会儿没什么美景,不过看看里面的建筑装饰也不错,之后还又去了一回长城。
两人在平城玩了二十多天,八月末的时候心满意足的带了许多照片坐上火车回怀城去了。
虽然周国安说他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家里多了许多吵闹揪扯,可恰好因为他跟他媳妇是在外地,而且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回怀城。
不说现在上学不用学费,甚至还有每个月的生活补贴,以后生了孩子也还有岳家这边接济,可以说不会再花家里一分一毫的钱财。
所以周国安的那些弟弟妹妹并不讨厌他回去,反而盼着他能时不时回去一下跟家里人联络感情,以后说不定还能有需要这位大哥大嫂帮忙的地方。
人啊,长大了总归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亲近了,都有了各自的想法,这是成长的无奈。
因着这些,周国安跟唐思甜回去的时候也并不会有人故意给他们添堵,
第131章 五月
送走了周国安夫妻倆, 祁云他们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 九月中旬开学的时候,东站那边的红灯笼客栈终于开门营业了。
一开始倒也称不上生意有多火爆,不过这样的经营模式确实是来来往往流动人口的首选,吃的住的都价格实惠,里面还有专门的澡堂子以及洗衣房。
说是东站附近,其实跟饭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步行二十多分钟的脚程。
今年秋收之后那按了手印包产到户的那十几户农民获得了丰收,虽然也被批评了, 可这股风吹得全国农民人心不定,很多人上工的时候都没了原来的心思。
像王叔他们这样放下土地除外打工的人回去之后,对那些人是影响很大的, 现在商品价格一再放开,从原先一块肥皂都要票, 到现在只有重要物资才规定凭票购买。
钱的用处越来越大, 来城市里“淘金”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像是平城附近郊区的劳动力都大量涌入城内, 打短工的人要选择住的地方,比来比去自然就选了红灯笼客栈。
虽然客栈这边看起来没有饭馆那边人来人往,可这边多数都是一群人定个大通铺住好一阵子的那种, 再加上有一体化的食堂吸引客人,客栈这边从一开始的月盈利四五百到后面迅速蹿至七八百。
等到南边经济特区发展起来之后,连平城这边都有了南货北运进行私下倒卖的“倒爷”,位于东站这边的红灯笼客栈就更是生意兴旺起来了, 月盈利猛然超过一千五六,相信明年再用半年,买房装修的本钱就能捞回来了。
下半年江河本校升了高中,成绩依旧稳坐第一,一直到十月里祁云跟江画眉攒够了钱,直接买了背后那户邻居家的四合院,把两个院子开了个门。
祁云让江河把他的“补习班”干脆开到家里来,就在新院子那边整理出来的厢房里,也免得寒冬腊月的还要出门,至于这样一来就要出门的那些同学?想要学到知识么,当然要辛苦一点。
江河也不再自己一个人教学了,靠祁云跟老班在清苑里的关系找到了几个自愿兼职挣零花钱的在校大学生,一时间这原本就是想要赚点零花钱的补课小班倒是办得有模有样起来。
平安也成了补课班的固定“旁听生”,跟单独给他弄了个幼儿园似的,除了这个幼儿园是一周休息五天上课两天。
平日里祁云他们还是住在原本的院子这边,主要是都习惯了,后面打通了院墙,就算是弄成了两边都开了门的双进四合院,后面以后用来待客,平日就整理出来弄成“后花园”。
湖泊流水小桥假山花圃,这边的小院祁云也如愿种上了一棵老桂树,以后夏天就不怕蚊子了。
“今年青年节要搞个内部奖项,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
五月,祁云的《时间旅人》最后一卷直接在全国卖出了第一个月十万本的数量,首次出版十五万本,南方各大城市直接售空,兴华出版社紧急印制第二版。
如今所谓的“青年文化会”已经不再是去年那样单独由某文刊举办的了,今年上半年华国依旧在以跑步的姿势迅猛前行,干部们不再是终生制,老一代干部大量隐退。
年轻一代上位之后,整个华国领导干部阶层显得年轻化,而无论是对外的外交上还是对内的经济发展以及制度掰正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可以说如今的华国终于摆脱了战争带来的最后一波影响。
甩脱大尾巴,轻松上阵,活跃在国际上。
而文化方面,华国相关部门也积极创办协会进行引导,青年文化会就是目前华国青年文学家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存在。
祁云收到了邀请函,张副编也直接约了祁云在茶楼里商谈这事儿。
去年春节祁云没有回老家,祁云要尽量用更多的时间在琴瑟行那边进行学习,江画眉的饭馆跟客栈在大冬天的因为南货北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有淡季。
而江河的补习班也扩大了规模,分了三个小班,一家五口里除了两个小豆丁,其他三个都各有各的事儿要忙,余安安那边刚怀上孩子,也不适合长途奔波。
祁海茂回家看见妻子闷闷不乐的,干脆趁着年假,带着凝开芳去海南那边玩去了。
如今经济特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南海也迎来了一些富商的落脚,而特殊的气候环境,也让有钱有闲的人乐意去转转,旅游行业倒是有了雏形。
老两口要出去旅游倒是挺好的,年轻的时候家里过得紧巴巴的,又要教养四个孩子,这会儿无事一身轻,又有三个孩子逢年过节非要寄回来的孝敬钱,两口子美滋滋的去玩了一趟。
凝开芳总算尝到甜头了,再是不耐烦在家里给孩子们担心外孙大孙子之类的,用凝开芳跟那些虹口马卡的富太太学到的时髦话来说,子女都是债,现在无债一身轻,干甚还要去帮子女背下一代的债?
这话倒是好笑得很,不过细细一想也确实很有道理。
经济的开放是华国各地都能看见的,代销店变成了私人的小卖部,便是平城也越来越多开门做生意的了。
年初的时候有名的平城烤鸭更是恢复营业,当时祁云就带着孩子们去吃了一顿,味儿确实好,比几十年后还要更正宗几分。
张副编约祁云的这家茶楼也是平城有名的老字号,这里有三绝,茶博士说书先生,还有就是炒瓜子,祁云离开的时候还打包了几块钱的瓜子回家,回头让平安慢慢的剥了瓜子仁给如意装进小荷包里,如意能安安静静的吃半天。
今年的青年文学会祁云自然是要参加的,五月四号,祁云换上一阵中山装,胸前别了一枚国徽胸针,当真是当代文人向往的模样。
“这回按照青年协会的意思,总共有五个奖项,杰出贡献最佳进步最佳畅销杰出青年,还有一个是当代启明星。”
说到最后一个奖项,张副编笑着睨了祁云一眼。
说实话张副编跟祁云站在一起还是挺有压力的,他是今年更比去年胖,可祁云却是依旧如同青竹,只是多了几分时间赋予他的成熟稳重。
不管外人如何羡慕他跟祁云的交情深厚,其实张副编心里是想哭的,谁能受得了自己成为别人的反衬之物呢?
往日里他单独一个人走出去,谁不称赞一声年轻有为?可惜再想哭,面上还是要稳住,脸上的笑不能太淡了,被人打趣的时候还一定要跟着哈哈大笑。
祁云可不知道看起来成熟稳重的张副编内心戏这么多,一回生二回熟,去年已经来过一次了,祁云今年再来,已经不像去年刚来那会儿有人对他充满敌意。
有了国家的支持,青年文学会又有转向下拨资金,这会的会场好歹是室内了,还摆的是中餐。
淘青姐的夫家原本还担心淘青要去参加高考呢,结果淘青自己主动表示自己年纪大了很多知识都忘了,就安安心心在家教教孩子算了。
不过课本还是捡起来了,刚好水月村小学里又扩招了很多学生,邱北到淘青家了解了一下,最后决定聘请淘青来学校教幼儿园。
幼儿园这会儿也还只有大城市里那些机关单位才有,邱北决定开设幼儿园也是因为他发现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太难管教了,主要难管的不是知识上了,反而是习惯上的,所以跟公社领导打了报告之后,就增设了幼儿园。
一开始也就只有少数舍不得孩子漫山遍野到处乱跑家里条件又不错的人愿意送孩子来幼儿园,其中主要还是水月村的人。
毕竟水月村也是李家镇条件最好的生产大队,再加上受了祁云当初靠笔杆子挣钱的影响,认为孩子肯上学读书就有挣大钱的机会,不像其他乡下人大多数觉得孩子读书没用反正迟早要回家种地,学不学无所谓。
“今年夏天的时候听说北边儿还有地方签了生死状搞了那啥子包产到户,看看沿海那边的经济特区,平同志都说要改革,要开放,我们学校的同学老师都说以后农村里说不定都要这么干。”
包产到户就是把田地分给村民,然后让对方一家子自己种地,不管收成好坏,到秋收了上交一定粮食,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了。
这事儿在各个村子里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有人想混工分的就发愁,更多人却是羡慕得很,就紧巴巴的盯着邱北,希望邱北那报纸上能够尽快把这事儿的后续也给登报上让他们知道。
“这个事我跟阿云也说起过,想想现在大家一起干活的时候多少人混工分,一年到头下地不空闲的,可秋天里收回来的听老一辈的说还不如当初自己种地呢。国家要发展,粮食肯定是必须要想法子提高产量的。”
唐思甜很是赞同的点头,虽然唐思甜自己在家里时不怎么下地干活,可也不是那无知的人,水月村之所以能成为镇上条件最好的生产队,追根究底还是因为老村长跟李晓冬这个大队长管理得好,队里干活偷懒的人少了这才齐心协力干出这样的成果来。
换一个思路想想看,要是真的种地都成了自家的事儿,大家伙干活的时候还不得更加尽心尽力么?
到秋收了,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少不得能够多收获不少粮食。
唐思甜陪江画眉一起在堂屋里一边摘菜一边聊天,祁云跟周国安就在院子里叙旧。
男人跟女人的话题自然不一样,女人总少不了东家常西家短,男人则是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事业上社会上时局上,就算是那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碰见相熟的人站着聊天也能装比的扯着嗓子聊几句打仗啊小日本儿啥的。
相比起屋里,如意更中意外面,祁云自己坐在秋千上,把如意架在自己身前,脚下若有似无一晃一晃的,惹得如意老是撅着屁股想要去看下面到底怎么回事。
可惜人太小了,如今还连站立都还无法独自完成,想要做弯腰张望这么个高难度的动作,还有些许困难,能不能成功全靠他跟自家老爸心电感应强不强。
不过这会儿他老爸正在跟人聊天,没顾得上打开感应开关,“现在这局势肯定是要放开的,今年七月里头数字帮残余还闹了一回,不过没搞出名堂就被压下去了,那都是当初靠着搞事发家的人,现在局势要稳下来他们要没了机会,少不得要拼着闹一闹,反而被人一锅端了。”
“啧啧,还有这事儿?我们那边都没听到风声。”
“所以说那些搞反动发家的人现在是成不了气候了,你跟思甜有什么打算?”
周国安跟唐思甜都是上的师范,以后毕业了包分配自然是教书,只单看是想要分回怀城还是留在茳那市那边。
“甜甜倒是说随我,不过我想的是就留在那边,我爸妈反正儿子多,少我一个也没啥,岳父岳母这些年真把我当亲儿子对待,想到以后他们一年到头见不到几回唯一的闺女,我这心里还挺难受的,而且我不回去还不至于分家里的房子住。”
周国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现如今也渐渐长大了,房子怎么分父母怎么养,少不得要掰扯许多。
如意试着看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亲爹又老是get不到他的想法,于是如意蹬着脚气沉丹田张开嘴准备干嚎。
祁云眼角余光扫到了,顿时心里一惊,连忙收回注意力把如意掰正了对着自己的脸,如意酝酿的干嚎被中途打断,嘴巴欲瘪不瘪,眼皮子垂着直往下面看。
祁云这回明白了,手上一转把他直接放趴在自己腿上,脚下又蹬了下地面让秋千晃起来。
如意这回满足了,于是兴致勃勃的趴在那里认真的看着一前一后晃起来的地面。
“如意跟他哥都是省心的,我跟甜甜也准备要个孩子,今年大二课程结束之后时间就没那么紧张了,岳母说到时候她会来市里跟我们一起住,帮忙照顾甜甜。”
虽然是很享受二人生活,可唐思甜是个喜欢孩子的,媳妇喜欢嘛,周国安自然也就决定喜欢了,这会儿看见如意,居然生出了一丢丢的父爱。
江河带着平安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周国安跟江河虽然都成熟了不少,可当初一起玩的感情也不是虚的。
周国安听说江河现在已经开始当人家的小老师了,而且已经有一年的实践经验了,顿时佩服不已,少不得要凑过去讨教一番。
比起如意,平安好歹也是当初抱过的,唐思甜看见长大的平安自然有许多感慨,抱着平安不撒手,逗着平安说了许多话。
堂屋里重新把凉板椅铺成床,江河跟平安就拉了帘子睡在这里。
虽然水月村那边的风俗是夫妻到别人家做客不睡一张床,可几人都是老朋友了,又都是年轻人,倒是不至于顾忌这么多。
村里托周国安两口子带过来的东西也说不上有多好,总归就是农村里有的那些东西,什么梅菜干甜蒜头之类的,还有几块腊肉香肠。
“去年风声没那么紧了,村里就有人开始自家养猪,一年到头总归能吃上点肉。”
腊肉跟香肠是邱大爷让带的,另外淘青姐让带的是两件小毛衣,看身形大小,分明就是给平安和如意两人各织了一件。
平安年纪稍大,毛衣是套头的,如意的就是开衫,用毛线团打了漂亮的结扣。
张奶奶做的两双布鞋,都是单边扣带的那种,一双鞋底略厚一双略薄,厚底的是已经可以自己跑跑跳跳的平安的,薄底的是给如意的。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不能穿厚底子,否则脚底板不舒服,老一辈就觉得娃娃不舒服了就不肯好好长了。
另外零零碎碎的许多东西,甚至还有周庆搞的“给祁校长的一封信”,里面都是些小纸条,或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字体稚嫩,都是当初祁云还在村里时那些在读小学生写的。
说实话祁云已经离开那边一年多了,小孩子们虽然还记得祁云,可感情上已经说不上多深刻了。
只是因为祁云当初创办了水月村小学那样拿到市里去评比都算是首屈一指的教学模式,所以无论是已经毕业走出去的孩子还是刚踏入小学对祁云只限于听说的状况,都没有人说不知道祁云的。
听说现在小学的老师每个寒暑假都会进行一定期限的训练学习,邱北怎么说也是高材生,当初还在大学里给学生授过课,要把学校的老师培养起来也不算困难。
师资力量上去了,再加上升到市里去的龚书记郑凯旋他们帮衬着搞了政府拨款,水月村小学如今又是扩建了一动小二楼的教学楼,可气派了。
再加上村里到镇上的马路修好了,很多镇上的人都宁愿把孩子往水月村小学送,听说那里以前当校长那个已经去平城清苑大学上学啦,听说那里现在的校长以前是教大学生的。
听说那里的孩子有政府拨款,早上还有一顿“营养餐”吃,听说那里出来的孩子德智体美样样好不说,还多才多艺,上了初中几乎都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学习好又有才艺。
单单这一点就够让那些心里对孩子未来有想法的家长心动了。
知道那个记忆中从泥巴茅草房变成砖瓦房,连五个班级都拼不齐整的小学现在居然已经一个年纪分了三四个班了,祁云心里满满的感慨,既有欣慰也有怅然。
周国安跟唐思甜在平城也没能玩多久,毕竟九月中旬他们学校就要开学,看了天安门升国旗,祁云又带他们一起去吃了平城的几样老字号美食。
顺王府这会儿没什么美景,不过看看里面的建筑装饰也不错,之后还又去了一回长城。
两人在平城玩了二十多天,八月末的时候心满意足的带了许多照片坐上火车回怀城去了。
虽然周国安说他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家里多了许多吵闹揪扯,可恰好因为他跟他媳妇是在外地,而且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回怀城。
不说现在上学不用学费,甚至还有每个月的生活补贴,以后生了孩子也还有岳家这边接济,可以说不会再花家里一分一毫的钱财。
所以周国安的那些弟弟妹妹并不讨厌他回去,反而盼着他能时不时回去一下跟家里人联络感情,以后说不定还能有需要这位大哥大嫂帮忙的地方。
人啊,长大了总归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亲近了,都有了各自的想法,这是成长的无奈。
因着这些,周国安跟唐思甜回去的时候也并不会有人故意给他们添堵,
第131章 五月
送走了周国安夫妻倆, 祁云他们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 九月中旬开学的时候,东站那边的红灯笼客栈终于开门营业了。
一开始倒也称不上生意有多火爆,不过这样的经营模式确实是来来往往流动人口的首选,吃的住的都价格实惠,里面还有专门的澡堂子以及洗衣房。
说是东站附近,其实跟饭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步行二十多分钟的脚程。
今年秋收之后那按了手印包产到户的那十几户农民获得了丰收,虽然也被批评了, 可这股风吹得全国农民人心不定,很多人上工的时候都没了原来的心思。
像王叔他们这样放下土地除外打工的人回去之后,对那些人是影响很大的, 现在商品价格一再放开,从原先一块肥皂都要票, 到现在只有重要物资才规定凭票购买。
钱的用处越来越大, 来城市里“淘金”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像是平城附近郊区的劳动力都大量涌入城内, 打短工的人要选择住的地方,比来比去自然就选了红灯笼客栈。
虽然客栈这边看起来没有饭馆那边人来人往,可这边多数都是一群人定个大通铺住好一阵子的那种, 再加上有一体化的食堂吸引客人,客栈这边从一开始的月盈利四五百到后面迅速蹿至七八百。
等到南边经济特区发展起来之后,连平城这边都有了南货北运进行私下倒卖的“倒爷”,位于东站这边的红灯笼客栈就更是生意兴旺起来了, 月盈利猛然超过一千五六,相信明年再用半年,买房装修的本钱就能捞回来了。
下半年江河本校升了高中,成绩依旧稳坐第一,一直到十月里祁云跟江画眉攒够了钱,直接买了背后那户邻居家的四合院,把两个院子开了个门。
祁云让江河把他的“补习班”干脆开到家里来,就在新院子那边整理出来的厢房里,也免得寒冬腊月的还要出门,至于这样一来就要出门的那些同学?想要学到知识么,当然要辛苦一点。
江河也不再自己一个人教学了,靠祁云跟老班在清苑里的关系找到了几个自愿兼职挣零花钱的在校大学生,一时间这原本就是想要赚点零花钱的补课小班倒是办得有模有样起来。
平安也成了补课班的固定“旁听生”,跟单独给他弄了个幼儿园似的,除了这个幼儿园是一周休息五天上课两天。
平日里祁云他们还是住在原本的院子这边,主要是都习惯了,后面打通了院墙,就算是弄成了两边都开了门的双进四合院,后面以后用来待客,平日就整理出来弄成“后花园”。
湖泊流水小桥假山花圃,这边的小院祁云也如愿种上了一棵老桂树,以后夏天就不怕蚊子了。
“今年青年节要搞个内部奖项,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
五月,祁云的《时间旅人》最后一卷直接在全国卖出了第一个月十万本的数量,首次出版十五万本,南方各大城市直接售空,兴华出版社紧急印制第二版。
如今所谓的“青年文化会”已经不再是去年那样单独由某文刊举办的了,今年上半年华国依旧在以跑步的姿势迅猛前行,干部们不再是终生制,老一代干部大量隐退。
年轻一代上位之后,整个华国领导干部阶层显得年轻化,而无论是对外的外交上还是对内的经济发展以及制度掰正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可以说如今的华国终于摆脱了战争带来的最后一波影响。
甩脱大尾巴,轻松上阵,活跃在国际上。
而文化方面,华国相关部门也积极创办协会进行引导,青年文化会就是目前华国青年文学家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存在。
祁云收到了邀请函,张副编也直接约了祁云在茶楼里商谈这事儿。
去年春节祁云没有回老家,祁云要尽量用更多的时间在琴瑟行那边进行学习,江画眉的饭馆跟客栈在大冬天的因为南货北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有淡季。
而江河的补习班也扩大了规模,分了三个小班,一家五口里除了两个小豆丁,其他三个都各有各的事儿要忙,余安安那边刚怀上孩子,也不适合长途奔波。
祁海茂回家看见妻子闷闷不乐的,干脆趁着年假,带着凝开芳去海南那边玩去了。
如今经济特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南海也迎来了一些富商的落脚,而特殊的气候环境,也让有钱有闲的人乐意去转转,旅游行业倒是有了雏形。
老两口要出去旅游倒是挺好的,年轻的时候家里过得紧巴巴的,又要教养四个孩子,这会儿无事一身轻,又有三个孩子逢年过节非要寄回来的孝敬钱,两口子美滋滋的去玩了一趟。
凝开芳总算尝到甜头了,再是不耐烦在家里给孩子们担心外孙大孙子之类的,用凝开芳跟那些虹口马卡的富太太学到的时髦话来说,子女都是债,现在无债一身轻,干甚还要去帮子女背下一代的债?
这话倒是好笑得很,不过细细一想也确实很有道理。
经济的开放是华国各地都能看见的,代销店变成了私人的小卖部,便是平城也越来越多开门做生意的了。
年初的时候有名的平城烤鸭更是恢复营业,当时祁云就带着孩子们去吃了一顿,味儿确实好,比几十年后还要更正宗几分。
张副编约祁云的这家茶楼也是平城有名的老字号,这里有三绝,茶博士说书先生,还有就是炒瓜子,祁云离开的时候还打包了几块钱的瓜子回家,回头让平安慢慢的剥了瓜子仁给如意装进小荷包里,如意能安安静静的吃半天。
今年的青年文学会祁云自然是要参加的,五月四号,祁云换上一阵中山装,胸前别了一枚国徽胸针,当真是当代文人向往的模样。
“这回按照青年协会的意思,总共有五个奖项,杰出贡献最佳进步最佳畅销杰出青年,还有一个是当代启明星。”
说到最后一个奖项,张副编笑着睨了祁云一眼。
说实话张副编跟祁云站在一起还是挺有压力的,他是今年更比去年胖,可祁云却是依旧如同青竹,只是多了几分时间赋予他的成熟稳重。
不管外人如何羡慕他跟祁云的交情深厚,其实张副编心里是想哭的,谁能受得了自己成为别人的反衬之物呢?
往日里他单独一个人走出去,谁不称赞一声年轻有为?可惜再想哭,面上还是要稳住,脸上的笑不能太淡了,被人打趣的时候还一定要跟着哈哈大笑。
祁云可不知道看起来成熟稳重的张副编内心戏这么多,一回生二回熟,去年已经来过一次了,祁云今年再来,已经不像去年刚来那会儿有人对他充满敌意。
有了国家的支持,青年文学会又有转向下拨资金,这会的会场好歹是室内了,还摆的是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