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历史军事 张辽新传 第790章 斗争幕后的算计,妥协之后的结果!
    “这群家伙,利令智昏至此!结果……唉!”陈群在荀彧面前无奈的晃了晃两院议员提交议会的推荐官员名单,苦着脸无奈的坐了下来。
    “北疆的事情吧?”荀彧还没有开口,一旁的荀攸却接过了话题问道。
    “正是。”陈群站起身苦笑道:“想限制曹公的权力,这本是出于公心,即便因此拉拢地方势力,也还说得过去。可是在拉拢张文远之时却又迫不及待的动手分化北疆,结果被人家抓了个现行,反过来倒是有联络各方与曹公联手施压的意思。”
    “不是议会已经服软了吗?难道文远他们依旧不依不饶?”荀攸这段时间一直在和荀彧研究张辽以及其他人提交的内阁官制,对于外界的关注就没有那么密切。
    陈群摇摇头道:“公达兄,服软就能了事吗?若是拿不出补偿,谁会理你?原本张文远无意中枢,我这里还觉得是好事,毕竟少一个强势人物。可如此一来,北疆也明确了有意中枢官职,这就是北疆伸入中枢的触手,而背后却是……唉!”陈群有点丧气的不想再多说了。
    荀彧虽然一直在处理公务,但是却将荀攸、陈群的对话听的清清楚楚,当陈群丧气的再度坐下时,荀彧将手中的笔搁下,抬起头说:“我本就不赞同此时多生事端。虽说丞相势力过大,可是从他能够接受文远的劝谏来看,丞相并非野心无可遏制之人。且天下初定,正是安定人心之时,能够为将来定下一份规矩并维持着平衡就已经不易,丞相那过分庞大的权势,徐徐图之就是。可惜人心难测,从手中无权到有权,不思缓步前进,稳固根基,却想着再多捞些好处。不但针对丞相动手,甚至还要同时对唯一能让丞相忌惮的文远动手。自作自受,又能怨得谁来?至于北疆向中枢伸手,我倒认为这是好事。中枢的事情本就是要全国各地给予配合的,若是北疆真的在中枢毫无影响,那他们也能对中枢的声音挑三拣四,视若罔闻,那时候才是中枢真正尴尬的局面。如今才好,中枢有了北疆籍的官员,就是为了这些人的前程,北疆也不能无视中枢的声音。至于长文担心的北疆会干扰中枢决定,呵呵,这也是要分开来看的。”
    荀彧的话让陈群的脸色好看了不少,这种缘故陈群并非不知,只不过身在局中,很难置身事外的考虑问题而已。
    “还是文若多智,也对,北疆如今能推荐入朝的人选并不多,能在各部中得到一个尚书之职就算顶天了,又如何能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若是中枢决议真的受到北疆的抵制,也说不得有中枢自己的问题,到时候再商议修正就是。”陈群的心结一旦解开,他的头脑可是同样不逊于任何人的。
    “你们啊……”看到陈群、荀彧似乎以为事情不算什么的不以为然的样子,荀攸叹了口气。他虽然最近对于外界关注不够,可是他的心思却是要比荀彧更加倾向于阴谋论。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荀攸就曾经听到过某些不和谐的声音,不过在荀攸将注意力转向官制审核时却并没有发生,于是荀攸也没有太在意。可是此时就着发生的事情一想,还真不一定没有关系。
    “公达,你有何发现?”荀彧对这个年长于自己的侄儿十分了解,当时就明白荀攸必然有所发现。
    “嗨!”荀攸这时候颇有点为难,毕竟这缘由上不了台面。
    “公达兄,有何不方面直说的吗?”陈群可是难得见到荀攸这种为难之色,免不了一时好奇的挤兑一下。
    荀攸摇摇头,说道:“去年我就听说有部分士族、世家的子弟以及一批皇族子弟有意要对付文远。原因就是文远提出的议会内阁损害了皇族的利益,同时前些年护着伯喈先生之女,最后还干脆娶进家门,这又让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却又自视甚高的士族、世家子弟心中不忿。所以这些年轻人私下里串联着说要‘教训’文远。此次各家能在拉拢文远之时去离间北疆,怎么看都不像是那群老狐狸的手笔,反倒是显得更加的嚣张,应该就是这群少不经事的年轻人的私下动作了。”
    “啊!?”陈群、荀彧两人同时一声惊呼,张开了嘴半天都没有合上。
    荀彧是没想到如今的年轻人如此嚣张,竟然敢于因为某些私事就算计军方大将。而且竟然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蔡琰,要知道,蔡琰虽然看着保养的不错,但是年纪确实不小了,能够嫁给张辽这样一个对妻妾极为体贴的男子,荀彧等于蔡家、蔡邕有些交往的人都为蔡琰感到高兴。但还有人向因此算计张辽,荀彧一贯淡定的心绪也难得感到了一阵愤怒。
    至于陈群则是无奈。如今的年轻人竟敢越过家中老人擅作主张,而且陈群很难说这件事是否得到了他们各自家长的默许。不过以那群老狐狸的心机,若说他们毫不知情,陈群宁愿去相信母猪会飞。想来也有老人借此事历练年轻人,并借着结局教训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的心思。
    想明白的陈群将眼光转向荀彧,此时的荀彧也想到了这一点,毕竟对待后辈子弟的教育,各家虽然手段各自不同,但是要求却大同小异。而且荀彧想的更深远,这件事的背后天知道是否有北疆那些对张辽决定不掺和中枢官职的家族的暗中操纵。而且中原的家族也能看出北疆若是始终游离于中枢之外对中枢权威的伤害,未必没有借此挤兑北疆赶紧入局的想法。
    想到这里,荀彧、陈群、荀攸三人相互看了看,脸上同时露出无奈的苦笑……
    ……………………
    雒阳吴国公府邸。
    孙权接受鲁肃、周瑜的建议,放弃兵权,归附中央后,便亲自北上雒阳,摆出一副听凭发落的态度。这种态度让曹操在满意的同时更不能轻易对孙权下手,只能让他安顿下来。不过曹操也有恶心孙权的手段,他将孙权的住所安置在孙翊府邸的附近,两家东西院墙仅隔着一条街。而且孙瑜的府邸无论从面积还是外部装饰上都要优于孙权,可是孙权确实忍了下来。
    而议会封爵,孙权虽然受封吴国公,却是个三等公爵,封邑甚至还不如张辽的,白挂着一个国号公爵。孙翊虽然只是个一等伯爵,但却是一等富春伯,封邑数量不逊于孙权,更是被封在孙家故乡。这同样是中原士族意图恶心孙坚这个被他们誉为“轻绞出身”的寒门子弟的后人而施展的手段。也就是如今孙家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张辽,面对着强势的张辽,虽然同样出身寒门,但待遇就是不一样,顺带着孙翊的待遇也好了不少。
    孙权北上,麾下重臣、重将均被勒令留驻原地,只有步骘、阚泽这两个地位不高,外界名声不彰的文士追随其北上,为孙权参谋机要。
    “主公,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孙家如今形散而神不散,主公虽然身处雒阳,却有幼台公牵扯着孙家江南各房。只要能与张征北南北呼应起来,对孙家的未来绝非收获一个稳定的盟友那样简单。”步骘在听完孙权所描述的孙尚香的书信后急忙说道。
    但是阚泽却没有步骘这样积极,自从孙权开口后,阚泽的双眉就始终紧锁着,很明显,阚泽实在思索着某些重要的问题。
    “德润,你对此有何见解?”孙权十分看重阚泽,步骘虽然心思灵活,反应敏锐,但是在沉稳这一个关键点上,却差了阚泽不止一筹。
    “主公,子山所言不差。泽也希望主公能早些离开雒阳,否则幼台公健在还罢,若幼台公有个闪失,孙家大权何去何从便难说了。”
    阚泽这番话却是说到了孙权最担心的问题上。与孙翊不同,失去了继承权的孙翊到哪里都无所谓,可是习惯了前呼后拥的孙权早已经有些不适。同时,孙策死后也不是没有孙坚兄弟的后人有心争夺继承权,虽然那时候孙权顺利即位,如今却是这些人发力的大好时机。
    “德润,你也赞同与张家联手?”孙权心中十分腻歪。
    阚泽明白孙权的心思。孙尚香当年偷听到孙权要将其嫁于刘备,以联姻巩固孙刘联盟的消息后直接离家出走,并得到了张辽的庇护。再加上劝说孙翊,分化孙家,劝降了徐盛,使得孙吴军心波动。这几件事让孙权对张辽的感觉就十分恶劣。随后还有孙尚香婚后秘密接走吴太夫人和孙策的家眷,这也让孙权面上无光。虽然孙权性情坚忍,可是在双方地位悬殊之时,孙权却反而对张辽的抵触日甚。
    “主公,泽确实赞同此事。有了张征北的呼应,主公返回江东的机会也会大增啊!”阚泽说着,还不忘悄悄的给步骘使个眼色。
    步骘心领神会,接着说道:“主公,议会目前正筹谋对曹公的削权,而议会身后的士族背景也使得曹公不得不全力应对。此时正是各方急需盟友之时,只要主公能交好张征北,便有了向雒阳城两方势力出价的底气。那时候,谁要想得到孙家及其旧部的支持,主公都可以南归为由与其交换。”
    “妙!”孙权面露喜色。在南归江东的诱惑前,他对张辽的那点恶感实在算不了什么。
    “子山,德润,此事还当细细谋划,务必要周到才行。还有,是否需要江东的配合,尔等亦需计算到位。公瑾、子敬等人如今虽然辞官归隐,却依旧受到监视,绝不能在把握不大的时候让他们出手。”孙权叮嘱道。
    “喏!”步骘、阚泽拱手领命。
    ……………………
    当雒阳城中各人算计各自的东西时,张辽却在蓟县拿着自家暗卫下了大力气查探到的消息一会儿暗叫侥幸,一会儿哭笑不得。
    哭笑不得的原因则是暗卫送来的有人离间北疆的真正原因,就如荀攸猜测,还真的是部分士族、世家子弟的手笔。
    此时张辽也不知该如何还击了。这明显带着争风吃醋的味道的攻击,即便针对的是张辽,也让张辽不太好过分计较。毕竟他的地位与那些子弟们相差太大,甚至能与各家的长辈平辈论交。此时张辽也只能苦笑着感叹自己妻子的魅力惊人,无人能挡了。
    但心中侥幸的却是他及时的改弦更张,任由北疆家族谋求中枢官职。话说仇恨之大莫过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但是对于有志于官场的人而言,挡了别人做官的道路、晋升的途径,那才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张辽看着暗卫的调查报告中记载着的几起北疆世家自己玩出来的“离间计”,这是暗卫能查到的,也不乏各家故意做出来的。无论何种情况,目的就是一个。
    “官位、权势,真是让人疯狂!可是若非我如今有了这样的地位和权势,也未必能如此镇定的面对着就要重新调整的官员体系。都说财帛迷人眼,富贵动人心。可权力才是真正让人动心,让人发狂的东西啊!”张辽叹道。
    只是除此之外,那些士族、世家对他们的子弟在北疆出手捣乱的态度才是让张辽最为重视的。他们的态度让张辽感触极深,这其中有对老狐狸们那种稳坐钓鱼台的心态的钦服,也有对老狐狸们调教子弟的手段的感慨。
    尤其是在培训子弟这一手上,张辽就自愧不如。原本还以为自己掌握着后世培养人才的系统程序而沾沾自喜的张辽在见识到古人同样毫不逊色的培养方式时,才感受到底蕴深厚的世家为何能够风光数百年乃至更久。他们同样也有自己的体系,而且这种系统更合适当今社会和传统文化。张辽要想让张家赶上并超过这些家族,要努力的地方还不止一处呢。
    ……………………
    就这样,在天下权贵感觉诡异的局面下,雒阳的国家议会继续着他们坚定的步伐。虽然之前有插手北疆和军方的失败记录,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心情。
    内阁官制在张辽建议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便形成了最终决议,事实上几乎就没做什么修改,毕竟张辽拿出来的可是经历了一千多年演变而来的严谨的官僚体系。议会只是对地方上直属中央大理寺、督察院管辖的机构和官职名称做了修改,以体现出议会的权威性而已。
    在新的内阁中,曹操不出所料的继续担任丞相这个内阁首辅大臣一职,太尉则出人意料的被“病退在家”多年的杨彪获得,御史大夫则由荀彧担任。
    六部、督察院、大理寺、理藩院等内阁以下的部门尚书、侍郎人选也相继出台。
    北疆以卢毓、公孙续一人为吏部左侍郎,一人为理藩院右侍郎,成为北疆出身的官员中地位最高之人。其余如各部司官、郎官,北疆也占据了近两成的名额。这也是因为北疆士子的数量实在无法与中原相比,而几十年的天下大乱,也让大批北疆士人南下避祸,充实了南方士林。北疆各家族有心无力,只能徒呼奈何。
    倒是张辽和荀谌对此结果十分满意,手已经伸入中枢,但是却毫不显眼,十分符合张辽低调的信条。而侍郎这个各部主官以下最高职位也至少能让北疆再号称诸部之首的吏部扎根,并寻机谋求吏部尚书的位置。
    曹操虽然因为担任了丞相而失去了直接指挥军队的权力,还有杨彪这个“新”任太尉制衡。可是枢密院枢密使这个官位在几方势力争夺之下,最终却被马腾脱颖而出的揽入怀中。
    这是几方争夺无果后的妥协之举,但是鉴于马腾的子侄均在北疆军中,这也是士族引入张辽以制衡曹操,曹操引入张辽以缓和士族情绪的双向选择。
    而且枢密院中几大机构主官并未调整,下属参军更是没有更换。曹操和张辽的势力在其中错综交织,形成了新的平衡。
    各部尚书中完全忠于曹操的只有一个刑部尚书程昱,倒是工部左侍郎毛玠,刑部左侍郎满宠算是最为亲近曹操的。其余的如钟繇、陈群、荀攸、董昭、司马朗等人全都是属于士族集团的。而户部左侍郎糜竺却又是属于商贾集团,却与北疆关系亲密的。
    司马懿此次也在中枢得到了重用,兵部尚书荀攸亲点司马懿入兵部,担任兵部武选司主事,负责全国军官的考核,算是尚书、左右侍郎之下的第一人。
    马良则被任命为户部铸钱司主事,主持国家货币的铸造、防伪等事宜,也算是天大的肥缺。
    蒋济则在吏部烤功司担任主事,虽然不算侍郎之下第一人,但能够负责文职官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这些重大职责,考公司也算得上权力极重了。
    这三人均出自张辽的征北将军府,这也是议会、曹操同时对张辽表示的善意。而且这三人分别连着温县司马家、襄阳马家和九江蒋家,虽然马家与蒋家算不得实力雄厚,却也是当地名门,影响颇大。
    ……………………
    张辽看着这新出炉的官员名单,虽然调整的幅度很大,而且看上去曹操的势力大为缩水,不过从军权以及督察院、刑部大权皆在曹操之手,曹操的权力便并没有损失太大。
    “这一回不过是个平手,这第二回合也该拉开帷幕了。”张辽笑道……(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最新入库:快穿:病娇大佬他好黏人  前妻是大明星  娇软小美人又被疯批男主欺负了  摆摊算命,但国师战力爆表[古穿今]  穿进玛丽苏文里,和霸总表叔HE了  末世来的文弱书生把那糙汉拿下了  和眼盲大佬协议结婚后[穿书]  都市怪谈幕后之主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