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第757章 一语天下惊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回到酒店的房间,那名亚裔记者找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今天收集的影迷评论,将录音机记录的内容单独存储到一个文件夹中,率先发给了远在万里之外的编辑部,然后又打开文档,边回忆今天下午看过的那部电影的内容,边敲击着键盘,准备一篇属于自己的评论。
这名记者虽然刚刚开始跑好莱坞这条线,但之前在国内就是专业的电影记者,对于电影有着相当高的鉴赏水准。
“墨菲-斯坦顿的新片《聚焦》,是一部相当有深度和值得人们不断反思的电影。宗教团体如今在西方社会依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因此这样一部敢于直面抨击天主教内部体制的作品,从它一出生起就带着令人敬畏的勇气和力量。就像电影中那些为真相而战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向全社会的发声表明了舆论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对于那些还在默默忍受的人是鼓舞,对那些无知纵容者是警醒的刺痛,对借上帝之名犯罪的人是直面的鞭挞。媒体显然有影响舆论导向的作用,因此媒体的正义良知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因而影片里焦点团队的记者不畏艰难取得最终胜利的画面最让我热血沸腾……”
当然,作为就职于国内某著名的自由派报社的记者,他的评论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宗教信仰于国人的联系可能并不那么紧密,但在西方社会却有着源远流长的背景和根基。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宗教团体虽不再像中世纪那般掌控着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它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就像美国这种极为开放文明的社会,它的宗教影响也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我最近在读英国著名无神论者理查德-道金斯的一本书《上帝的迷思》,里面有一小节内容专门谈及了当今美国社会主流文化对于无神论者的一些偏见和不公,尤其谈到了信仰对于美国人政治生命的重要性,他说:对于任何总统候选人来说,公认的事实是,信奉无神论的自白不折不扣是一种政治自杀。”
“影片里遭到神父侵害的孩子有很多相似点:低收入家庭、没有父亲、离异家庭等。一名受害者说:‘如果你是一名穷人家的孩子,宗教十分重要。而当一名神父留意到你时,那可是件大事。他叫你收拾一下诗歌本,或者倒下垃圾,你会感到自己与众不同,就好像主在请求你的帮助。’这些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天主教中,神父主持弥撒,施行洗礼,听人告解忏悔,甚至为人治病等等。在信徒眼中,神父这样的神职人员仿佛自带上帝的荣光。因而被神父看重,那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令人愤怒的是,也正是借着这层神圣外衣,一些神职人员却屡屡向未成年儿童伸出魔爪。”
“电影中涉及丑闻的天主教的庞大的数据证明人们对此类事情不可能一无所闻,更别提教会内部。可是为什么少有人公开指责呢?电影提供了好几个观点:一是受害者羞于开口;二是教会自上而下的庇护,对犯案神职人员不予处置,继续任用。即使有受害者开口,面对势力强大的教会,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很多案例会被私下解决;三、偶有正义者替受害者发声,也很快会被无所不在的教会势力施压和谐。警察包庇神父,律师与教会合谋,法院替教会封存关键证据……”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大众对此事的沉默和纵容。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对权威会有种自然的惧怕和自卑;另有一部分信徒,会出于捍卫教会和领袖的圣名而为尊者讳;更有极端者甚至会不相信鼓起勇气揭露肮脏行径的人。我忘记了在哪里看过的一则事例,是说女儿告诉母亲教会里平日受人尊敬的牧者对她有不轨行为,母亲在听到女儿的不幸后不为女儿鸣不平,反而气愤地认为是女儿在污蔑那个在她眼中堪称圣洁的人……”
“对于权威人和权力的质疑与挑战需要极大勇气,对于媒体行业尤其如此……”
写到这里,这名亚裔记者忽然停下了敲击键盘的十根手指,不知道为什么,思绪突然飞到了他生活和工作的那个国度,尤其是权力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他最大的感概就是美国的媒体到底姓什么呢?
《聚焦》是一部极度写实的电影,他看过相当多北美媒体的报道,有自由派的、有右翼的、有保守派的等等,都非常承认这一点。
电影留给他最深印象的还是媒体对于强权的抗击……
作为一个南方自由派报社的记者,这位亚裔的大脑不可避免的被一些腐朽的东西侵蚀过。
亚裔记者坐在笔记本电脑前,一些被这部彰显媒体自由和力量的电影刺激的胆大妄为的念头,不停的往外跳,跳着跳着他就脑袋发热,双手十指不自觉的落在键盘上面,敲击成了一篇文章。
“每年一度的某台过后,某个新闻节目总是说这台晚会: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获得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点赞。某主流报纸总会在头版发表文章《传递正能量》,并配发评论《向着梦想或者理想进发》;某评论社发表评论员文章《普天同庆》……”
“但是,在普通人为主体组成的社交平台中,大家对晚会的评论却是别样的,吐糟不断。眼看着晚会被捣鼓成了加长版的联播新闻,估计绝大多数人在观看的过程中,心头上的***都一再跑过吧。那么,为什么大家所看到的与主流媒体上所评价的是两样的?两者难道不是同一台晚会?难道是一个分裂的社会吗?”
“主流媒体姓什么,一目了然,而那些不想改姓的媒体,只有一个下场!广电部门要求外资企业不能在境内提供视频服务,将全面封禁!”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不接受也得接受。更何况,更高的指示还说了,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统治层意志、反映xx主张,至于评价,还是不说为好。”
“忽然想想,某规划局前副局长好冤。当年因为违规建设,他向过来采访的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是准备替我家老大说话,还是准备替公众说话?’结果,一语天下惊。这番话被当成雷语,迅速传遍全国,副局长一下就成为了网络红人。现在看,副局长才是真正的具有前瞻性的政治家,他早早就预见到了一些事情……”
“不得不感慨,时局变化太快,快到目不暇接,快接不住一直往下狂跌的眼镜。很好,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都应该高呼万岁,谢主隆恩!”
写到这里,亚裔记者之前的正儿八经的影评忽然写不下去了,最大的无力感出来了,他觉得自己就像太监评论皇帝的性生活一样,自己不行,却对别人说三道四……
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历史总是在往前发展的,今胜于古,后胜于今。但是,眼下的现实,却让他这个媒体从业者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媒体和舆论方面,今天还不如昨天,甚至不如前天。
长长的叹了口气,亚裔记者将后面的内容单独划出来,保存到了一个掩藏文件夹里面,刚才脑袋一热写下来的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发表出去,否则肯定会丢掉饭碗,说不定终身都无法再从事记者这个行业。
亚裔记者连做了几次深呼吸,终于逐渐冷静下来,继续撰写开始时的那篇正儿八经的影评。
他双手十指如飞,又有文字出现在了文档之中。
“墨菲-斯坦顿的这部影片非常现实,也非常具有警示意义——腐败的滋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土壤:作恶被自上而下的包庇,所谓的权威名誉又被错误的尊崇维护……”
《聚焦》自从在多伦多电影节开始展映来一直受到不同寻常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影片取材自一桩真实的丑闻,更因为丑闻涉及了诸多神职人员。
或许,本不该对神职人员的道德堕落过于吃惊。
理性的思考下,很多人应该知道,神职人员也不过是一群普通人,其中有人犯错,再正常不过了。
一个人不会因为加入教会,就会瞬间成为道德完人,毕竟加入教会距离真正的灵魂皈依还有相当漫长的过程,社会长久以来对于这一过程的忽略,导致大众对神职人员抱以过高的期望,甚至常常将其等同于信仰,因此丑闻的爆发,就变成了信仰的破灭,对于虔诚者来说,吃惊都不足以概括其内心的崩溃,随之而来还有愤怒和失望,一如影片中记者迈克在拿到铁证之后的发狂和萨莎奶奶阅读报道后的落泪。
在多伦多待了几天,参加过几场宣传活动之后,墨菲也准备返回洛杉矶。
这名记者虽然刚刚开始跑好莱坞这条线,但之前在国内就是专业的电影记者,对于电影有着相当高的鉴赏水准。
“墨菲-斯坦顿的新片《聚焦》,是一部相当有深度和值得人们不断反思的电影。宗教团体如今在西方社会依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因此这样一部敢于直面抨击天主教内部体制的作品,从它一出生起就带着令人敬畏的勇气和力量。就像电影中那些为真相而战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向全社会的发声表明了舆论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对于那些还在默默忍受的人是鼓舞,对那些无知纵容者是警醒的刺痛,对借上帝之名犯罪的人是直面的鞭挞。媒体显然有影响舆论导向的作用,因此媒体的正义良知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因而影片里焦点团队的记者不畏艰难取得最终胜利的画面最让我热血沸腾……”
当然,作为就职于国内某著名的自由派报社的记者,他的评论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宗教信仰于国人的联系可能并不那么紧密,但在西方社会却有着源远流长的背景和根基。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宗教团体虽不再像中世纪那般掌控着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它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就像美国这种极为开放文明的社会,它的宗教影响也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我最近在读英国著名无神论者理查德-道金斯的一本书《上帝的迷思》,里面有一小节内容专门谈及了当今美国社会主流文化对于无神论者的一些偏见和不公,尤其谈到了信仰对于美国人政治生命的重要性,他说:对于任何总统候选人来说,公认的事实是,信奉无神论的自白不折不扣是一种政治自杀。”
“影片里遭到神父侵害的孩子有很多相似点:低收入家庭、没有父亲、离异家庭等。一名受害者说:‘如果你是一名穷人家的孩子,宗教十分重要。而当一名神父留意到你时,那可是件大事。他叫你收拾一下诗歌本,或者倒下垃圾,你会感到自己与众不同,就好像主在请求你的帮助。’这些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天主教中,神父主持弥撒,施行洗礼,听人告解忏悔,甚至为人治病等等。在信徒眼中,神父这样的神职人员仿佛自带上帝的荣光。因而被神父看重,那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令人愤怒的是,也正是借着这层神圣外衣,一些神职人员却屡屡向未成年儿童伸出魔爪。”
“电影中涉及丑闻的天主教的庞大的数据证明人们对此类事情不可能一无所闻,更别提教会内部。可是为什么少有人公开指责呢?电影提供了好几个观点:一是受害者羞于开口;二是教会自上而下的庇护,对犯案神职人员不予处置,继续任用。即使有受害者开口,面对势力强大的教会,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很多案例会被私下解决;三、偶有正义者替受害者发声,也很快会被无所不在的教会势力施压和谐。警察包庇神父,律师与教会合谋,法院替教会封存关键证据……”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大众对此事的沉默和纵容。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对权威会有种自然的惧怕和自卑;另有一部分信徒,会出于捍卫教会和领袖的圣名而为尊者讳;更有极端者甚至会不相信鼓起勇气揭露肮脏行径的人。我忘记了在哪里看过的一则事例,是说女儿告诉母亲教会里平日受人尊敬的牧者对她有不轨行为,母亲在听到女儿的不幸后不为女儿鸣不平,反而气愤地认为是女儿在污蔑那个在她眼中堪称圣洁的人……”
“对于权威人和权力的质疑与挑战需要极大勇气,对于媒体行业尤其如此……”
写到这里,这名亚裔记者忽然停下了敲击键盘的十根手指,不知道为什么,思绪突然飞到了他生活和工作的那个国度,尤其是权力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他最大的感概就是美国的媒体到底姓什么呢?
《聚焦》是一部极度写实的电影,他看过相当多北美媒体的报道,有自由派的、有右翼的、有保守派的等等,都非常承认这一点。
电影留给他最深印象的还是媒体对于强权的抗击……
作为一个南方自由派报社的记者,这位亚裔的大脑不可避免的被一些腐朽的东西侵蚀过。
亚裔记者坐在笔记本电脑前,一些被这部彰显媒体自由和力量的电影刺激的胆大妄为的念头,不停的往外跳,跳着跳着他就脑袋发热,双手十指不自觉的落在键盘上面,敲击成了一篇文章。
“每年一度的某台过后,某个新闻节目总是说这台晚会: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获得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点赞。某主流报纸总会在头版发表文章《传递正能量》,并配发评论《向着梦想或者理想进发》;某评论社发表评论员文章《普天同庆》……”
“但是,在普通人为主体组成的社交平台中,大家对晚会的评论却是别样的,吐糟不断。眼看着晚会被捣鼓成了加长版的联播新闻,估计绝大多数人在观看的过程中,心头上的***都一再跑过吧。那么,为什么大家所看到的与主流媒体上所评价的是两样的?两者难道不是同一台晚会?难道是一个分裂的社会吗?”
“主流媒体姓什么,一目了然,而那些不想改姓的媒体,只有一个下场!广电部门要求外资企业不能在境内提供视频服务,将全面封禁!”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不接受也得接受。更何况,更高的指示还说了,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统治层意志、反映xx主张,至于评价,还是不说为好。”
“忽然想想,某规划局前副局长好冤。当年因为违规建设,他向过来采访的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是准备替我家老大说话,还是准备替公众说话?’结果,一语天下惊。这番话被当成雷语,迅速传遍全国,副局长一下就成为了网络红人。现在看,副局长才是真正的具有前瞻性的政治家,他早早就预见到了一些事情……”
“不得不感慨,时局变化太快,快到目不暇接,快接不住一直往下狂跌的眼镜。很好,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都应该高呼万岁,谢主隆恩!”
写到这里,亚裔记者之前的正儿八经的影评忽然写不下去了,最大的无力感出来了,他觉得自己就像太监评论皇帝的性生活一样,自己不行,却对别人说三道四……
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历史总是在往前发展的,今胜于古,后胜于今。但是,眼下的现实,却让他这个媒体从业者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媒体和舆论方面,今天还不如昨天,甚至不如前天。
长长的叹了口气,亚裔记者将后面的内容单独划出来,保存到了一个掩藏文件夹里面,刚才脑袋一热写下来的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发表出去,否则肯定会丢掉饭碗,说不定终身都无法再从事记者这个行业。
亚裔记者连做了几次深呼吸,终于逐渐冷静下来,继续撰写开始时的那篇正儿八经的影评。
他双手十指如飞,又有文字出现在了文档之中。
“墨菲-斯坦顿的这部影片非常现实,也非常具有警示意义——腐败的滋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土壤:作恶被自上而下的包庇,所谓的权威名誉又被错误的尊崇维护……”
《聚焦》自从在多伦多电影节开始展映来一直受到不同寻常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影片取材自一桩真实的丑闻,更因为丑闻涉及了诸多神职人员。
或许,本不该对神职人员的道德堕落过于吃惊。
理性的思考下,很多人应该知道,神职人员也不过是一群普通人,其中有人犯错,再正常不过了。
一个人不会因为加入教会,就会瞬间成为道德完人,毕竟加入教会距离真正的灵魂皈依还有相当漫长的过程,社会长久以来对于这一过程的忽略,导致大众对神职人员抱以过高的期望,甚至常常将其等同于信仰,因此丑闻的爆发,就变成了信仰的破灭,对于虔诚者来说,吃惊都不足以概括其内心的崩溃,随之而来还有愤怒和失望,一如影片中记者迈克在拿到铁证之后的发狂和萨莎奶奶阅读报道后的落泪。
在多伦多待了几天,参加过几场宣传活动之后,墨菲也准备返回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