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注释
    本卷所引史实均据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第一章
    [1]见《后汉书》之《孝灵帝纪》与《宦者列传》。
    [2]公元135年,梁冀之父梁商任大将军;公元141年,梁冀继任大将军;公元159年,梁冀失败自杀。梁冀的两个妹夫是汉顺帝和汉桓帝,所立为汉质帝和汉桓帝,所杀为汉质帝。
    [3]见《后汉书·宦者列传·单超传》。
    [4]以上见《后汉书》之《皇后纪》与《何进传》。
    [5]见《三国志·袁绍传》、《后汉书·袁绍传》。
    [6]见《后汉书》之《何进传》与《宦者列传》。
    [7]何进被杀,是在中平六年(189)八月。刘辩被杀,是在初平元年(190)正月。刘辩被废被杀后,东汉名义上还延续了三十年,却名存实亡。宦官作为势力集团影响政治,则要到中晚唐和明代。
    [8]外戚与宦官的前五次斗争是:公元92年,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合谋消灭窦宪,窦宪自杀;公元121年,汉安帝与李闰共灭邓骘,邓骘自杀;公元125年,宦官孙程等十九人起兵拥立汉顺帝,阎显被杀;公元159年,汉桓帝与唐衡等共灭梁冀,梁冀自杀;公元168年,宦官曹节等五人共灭窦武,窦武兵败自杀,并被斩首示众。
    [9]袁绍的高祖父袁安,是汉章帝时的司徒;叔太祖父袁敞,司空;祖父袁汤,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父亲袁逢,司空;叔父袁隗,太傅,故号称“四世三公”。
    [10]见《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
    [11]见《后汉书》之《孝灵帝纪》、《窦武传》、《陈蕃传》。
    [12]见《后汉书·何进传》。
    [13]见《后汉书·董卓传》。
    [14]见《后汉书·种劭传》。
    [15]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16]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纪》和《英雄记》。
    [17]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18]这一年有四个年号。汉灵帝去世前为中平六年,刘辩继位后改元光熹,从黄河岸边回宫后改元昭宁,被废后改元永汉。
    [19]董卓入京,是在这年八月庚午,换皇帝则在九月甲戌。
    [20]见《后汉书·董卓传》。
    [21]据《后汉书·董卓传》,董卓为陈蕃和窦武等党人恢复名誉,并重用其子孙。
    [22]见《后汉书·蔡邕传》。
    [23]关于这段史实,《三国志·袁绍传》的说法是:“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拔刀相向事见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这一说法虽然裴松之认为不实(此语妄之甚矣),但被《后汉书》采信,行文略有不同,请参看。
    [24]以上均见《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25]见《三国志·武帝纪》。联军被称作“关东义军”,是因为他们当时都在函谷关以东。
    [26]见《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27]见《三国志·袁绍传》。
    [28]见《三国志·董卓传》。
    [29]见《后汉书》之《袁术传》、《刘表传》、《刘焉传》。
    [30]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英雄记》。
    [31]见《三国志·武帝纪》正文及裴松之注引《世语》。
    [32]董卓曾拜曹操为骁骑校尉,被曹操拒绝,并逃出洛阳。联军成立后,袁绍任命曹操“行奋武将军”。见《三国志·武帝纪》。
    [33]见《三国志·鲍勋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34]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
    [35]本卷所述曹操事迹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武帝纪》。
    [36]见《三国志·武帝纪》正文及裴松之注引《魏书》。
    [37]见《三国志·鲍勋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38]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劫持到长安。
    [39]见《三国志·荀彧传》。
    [40]见《三国志·荀攸传》。
    [41]见《三国志·程昱传》。
    [42]事见《三国志·郭嘉传》。另据《三国志·荀彧传》,荀推荐郭嘉是在建安元年,曹操担任司空也在这年。郭嘉职位为司空祭酒,也可证郭嘉到曹操手下应在此年。
    第二章
    [1]貂蝉是元代戏剧家编出来的。杂剧《连环计》说,貂蝉姓任,是任昂的女儿,名红昌,因为在皇宫里管貂蝉冠,所以叫貂蝉。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杀董卓被说成是王允施了美人计和离间计。
    [2]王允事请参看《后汉书·王允传》。
    [3]见《三国志·吕布传》。
    [4]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
    [5]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谢承《后汉书》,但此事裴松之认为不实。
    [6]见《三国志·毛传》。
    [7]董昭事见《三国志·董昭传》。董昭在三国中可能连次要人物也够不上(请参看陈迩冬《闲话三分》)。但他戏份虽然不重,每次出场却都在节骨眼上。曹操的迎奉天子和后来成为魏公、魏王,便都与他有关。详见拙著《品三国》。
    [8]见《三国志·董昭传》。
    [9]见《曹操集·上杂物疏》。
    [10]汉制,列侯三级,亭侯之上是乡侯,乡侯之上是县侯。
    [11]见《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
    [12]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毛的说法;奉天子以令天下,是贾诩的说法。见《三国志》之《毛传》和《贾诩传》。
    [13]诸葛亮的说法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孙权方面的说法见《三国志·周瑜传》。
    [14]田丰的说法见于《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沮授的说法见于《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沮授的说法在前,田丰的说法在后。
    [15]见《三国志·荀彧传》。
    [16]见《三国志·袁绍传》。
    [17]见《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
    [18]比如后来袁绍要打曹操,沮授和崔琰便都说“天子在许”,攻打许都“于义则违”。诸葛亮也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19]见《后汉书·袁绍传》。
    [20]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
    [21]据《三国志·张绣传》正文及裴松之注引《傅子》,当时曹操做了两件不该做的事。一是强纳张绣的婶婶为妾,这让张绣感到屈辱;二是拉拢张绣的贴身部将胡车儿,这使张绣感到威胁。曹操听说张绣不满,恐怕变生不测,也起了杀心,但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于是张绣突然反叛。
    [22]贾诩事见《三国志·张绣传》。本次事件的设计是:张绣采纳贾诩的计策,对曹操说部队要移动一下,又说军车少,载重多,请求允许让军士们把铠甲都穿在身上,武器都拿在手中。曹操没有怀疑,照准。结果张绣的部队路过曹营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见《三国志·张绣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23]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
    [24]张绣投降在建安四年十一月,见《三国志·武帝纪》。
    [25]传国玉玺是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太监张让等人作乱时丢失的,后来被孙坚获得,又被袁术从孙坚夫人那里强行夺了过去,事见《后汉书·袁术传》。
    [26]袁术事见《后汉书·袁术传》。
    [27]见《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28]见《三国志·吕布传》。
    [29]刘备事如无另注,均见《三国志·先主传》。
    [30]关于郭嘉的意见,《三国志·郭嘉传》裴松之注引用了两种说法。《魏书》的说法是,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问计于郭嘉,郭嘉表示不能杀刘备。《傅子》的说法则是,郭嘉主动去找曹操,说:“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但当时曹操“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就没有听郭嘉的。等到刘备公开背叛曹操时,曹操便“恨不用嘉之言”。因此周泽雄先生认为,郭嘉的意见是软禁。
    [31]见《三国志·武帝纪》。
    [32]见《三国志》之《董昭传》和《程昱传》。
    [33]见《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后汉书·吕布传》、《后汉书·孔融传》、《三国志·太史慈传》。
    [34]刘备的五易其主是: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
    [35]见《三国志·先主传》。《三国演义》移花接木,让曹操称袁术“冢中枯骨”,是不确的。如果袁术已是“冢中枯骨”,又何必说“吾早晚必擒之”?请参看陈迩冬《闲话三分》、拙著《品三国》。
    [36]见《三国志·先主传》,原文为:“先主未出时,献帝舅(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说:“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三国演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即据此改编。
    [37]陈迩冬先生《闲话三分》说,如果刘备、董承他们“立券书名”是实,而且曹操征刘备就因“衣带诏”一案而起,那么,曹操在俘虏了刘备的老婆、孩子和关羽以后,就不会那么客气了,也不会由着关羽带着嫂子和侄子一走了之了。因此陈先生认为,就连这个“衣带诏”,是不是董承或董承父女伪造,也很难说。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则说:“董承本来是牛辅的余孽,哪里是什么公忠体国的人?”“就是要除曹操,如何会讨托董承呢?这话怕靠不住罢?”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38]见《三国志·武帝纪》。
    [39]见《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40]见《三国志·先主传》。
    [41]袁绍的讨曹檄文见《后汉书·袁绍传》。
    [42]见《三国志·武帝纪》。
    [43]见《三国志·荀传》。
    [44]见《三国志·武帝纪》、《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45]见《三国志·武帝纪》。
    [46]见《三国志·贾诩传》。
    [47]见《三国志·先主传》。
    [48]关于许攸叛逃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三国志·武帝纪》称“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荀彧传》称“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习凿齿《汉晋春秋》称袁绍不听许攸抄小路前往许都劫持天子的建议,许攸怒而投奔曹操。
    [49]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50]见《三国志·张郃传》。
    [51]见《三国志·武帝纪》及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52]曹操的一系列法令包括:建安八年八月“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的“己酉令”,“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的“庚申令”,九年九月的“抑制兼并令”,十一年十月的“求直言令”,十二年二月的“封功臣令”,十四年七月的“存恤令”,十五年春的“求贤令”,十二月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分见《三国志·武帝纪》及裴松之注引诸书。
    [53]请参看田余庆《曹袁斗争和世家大族》。
    第三章
    [1]见《三国志·刘繇传》。
    [2]见《三国志·先主传》,《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
    [3]见《三国志·郭嘉传》。
    [4]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去世在初平三年(192),孙策去世在建安五年(200),年二十六岁,可知孙策接班时十八岁。据《三国志·吴主传》,孙权去世是在魏嘉平四年(252),年七十一岁,可知孙权接班时十九岁。
    [5]官渡之战后,曹操两次打算伐刘表。一次在建安六年(201)春,被荀谏止;一次在建安八年(203)秋,被荀攸谏止。劝谏的原因,是袁绍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消灭。
    [6]见《三国志·刘表传》。
    [7]见《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汉魏春秋》。
    [8]以上均见《三国志·先主传》。
    [9]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和《九州春秋》。
    [10]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11]见《三国志·陈登传》。
    [12]请参看《后汉书·逸民列传》。
    [13]见诸葛亮《出师表》。
    [14]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15]见《三国志·先主传》。
    [16]荆州七郡为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郡则废置无定。
    [17]以上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18]见《三国志·武帝纪》。
    [19]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20]同上。
    [21]孙吴立国五十一年,曹魏四十六年,蜀汉四十二年。
    [22]本章所述鲁肃事迹如无另注均见《三国志·鲁肃传》。
    [23]此事《三国志·鲁肃传》的说法是“得曹公欲东之问”,曹操的信则见《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关于此信的真伪,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24]见《三国志·周瑜传》及《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25]《资治通鉴》将此事记在鲁肃谈话之前,是不对的,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26]以下对话均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27]本章所述周瑜事迹,如无另注,均请见《三国志·周瑜传》。
    [28]见《三国志·鲁肃传》。
    [29]见《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下同。
    [30]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31]以下所述主要依据《三国志·周瑜传》,非此传者另注。
    [32]曹军染病一事,《三国志》之《周瑜传》和《先主传》均有记载,《郭嘉传》则称染病于巴丘。
    [33]关于烧船问题,《三国志》之《先主传》说:“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郭嘉传》说:“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吴主传》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则称事后曹操曾致函孙权,说是“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34]见《三国志·先主传》。公安原名油江口,刘备更名为公安。
    [35]见《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
    第四章
    [1]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和《魏氏春秋》。
    [2]见《世说新语·容止》。
    [3]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
    [4]见《三国志·武帝纪》、《董昭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
    [5]以上见《三国志·荀传》。
    [6]见《三国志·荀传》及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7]本节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先主传》。
    [8]关于刘璋的小算盘,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9]见《三国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10]见《三国志·刘璋传》。
    [11]见《三国志·庞统传》。
    [12]请参看清人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借荆州之非》。
    [13]见《三国志·鲁肃传》。
    [14]见《三国志·周瑜传》。
    [15]见《三国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16]见《三国志·鲁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17]见《三国志·鲁肃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则认为“恐操不至于是”。
    [18]见《三国志·吴主传》。
    [19]见《三国志·鲁肃传》。
    [20]见《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
    [21]见《三国志·鲁肃传》。
    [22]以上见《三国志·吴主传》、《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23]见《三国志·鲁肃传》及裴松之注引《吴书》。
    [24]见《三国志·吴主传》。
    [25]孙权嫁妹事散见《三国志》之《先主传》、《法正传》、《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孙权兄弟皆单名: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小妹亦当单名,不可能叫孙尚香。
    [26]吕蒙事见《三国志·吕蒙传》。
    [27]吕蒙提出武力夺取荆州当在建安十六年(211),请参看缪钺《三国志选注》的考证。
    [28]见《三国志·蒋济传》。
    [29]见《三国志·董昭传》。
    [30]请参看《资治通鉴》卷六十八胡三省注。
    [31]见《三国志·赵俨传》。
    [32]见《三国志》之《吴主传》、《吕蒙传》、《陆逊传》。
    [33]关于关羽之死,历史上说法很多,请参看拙著《品三国》。曹操厚葬关羽,见《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吴历》。吕蒙之死,见《三国志·吕蒙传》。
    [34]以上见《三国志·关羽传》。
    [35]吕思勉先生《秦汉史》有云:“羽之一败涂地,非徒曹操所不及料,即孙权,亦未必能豫计其败若此之速也。”请参看。
    [36]事实上,关羽被害后,刘备并没有痛不欲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于自己称帝,也没有给关羽封号,追谥其为壮缪侯是后主景耀三年(260)刘禅所为。
    [37]见《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38]见《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39]见《三国志·黄权传》。
    [40]见《三国志·文帝纪》。
    [41]关于本次战争,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陆逊传》。
    [42]见《三国志·陆逊传》裴松之注引《吴录》。
    [43]见《三国志·先主传》。
    第五章
    [1]见《三国志》之《庞统传》、《法正传》,《赵云传》更称“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即只有法正死后有谥号。
    [2]见《三国志·法正传》。
    [3]请参看王夫之《读通鉴论》。
    [4]见诸葛亮《出师表》。
    [5]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败退永安后,十一月生病,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次年三月被剿)。而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各郡居然全都反了。另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罗开玉先生统计,从建安二十三年(218)到延熙十三年(250),益州土著豪强发动的大规模武装叛乱竟达九次之多(《成都武侯祠“攻心”联再研究》)。
    [6]对此话的理解学术界争议很大,详见拙著《品三国》。
    [7]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8]诸葛亮后来曾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情:“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见《出师表》。
    [9]《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称:“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并不知诸葛亮为何人。《诸葛亮传》称:“南中诸郡,并皆叛乱。”《诸葛亮集》称,刘备去世后,曹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都先后给诸葛亮写过劝降书。
    [10]以下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11]关于曹魏和蜀汉两国的国情,可以查看他们的钱币。曹魏的铜钱质量高,分量足,蜀汉的则简直就是劣币。田余庆先生的《〈隆中对〉再认识》则称:“历史决定了刘备是一个奔窜求存的角色,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所以,“刘备出峡,全军覆灭;诸葛北伐,积年无成”。另据《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详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12]见《晋书·宣帝纪》。
    [13]请参看《华阳国志·刘后主志》、王夫之《读通鉴论》。
    [14]见《三国志·马良传》及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关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记载不一。《诸葛亮传》称“戮谡以谢众”,《王平传》称“丞相亮既诛马谡”,《马良传》称“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向朗传》称“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详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15]李严被废事见《三国志·李严传》及裴松之注引弹劾奏章。李严被废原因,请参看田余庆《蜀史四题》、拙著《品三国》。
    [16]下引谯周事迹言论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谯周传》。
    [17]谯周的投降论是一气呵成的,改写成对话体是为了便于理解。
    [18]见《三国志·谯周传》裴松之注引《蜀记》。
    [19]见《三国志·薛综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三国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及《资治通鉴》卷七十八。
    [20]见《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蜀记》。
    [21]刘备和诸葛亮信任重用的人,除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外,其余有:庞统,荆州襄阳人;法正,扶风郿县人;许靖,汝南平舆人;李严,荆州南阳人;糜竺,东海朐(读如渠)县人;董和,南郡枝江人;魏延,荆州义阳人;杨仪,荆州襄阳人;马谡,襄阳宜城人;蒋琬,零陵湘乡人;费祎,江夏鄳(读如盟)县人;姜维,天水冀县人。这些人有的属于荆州集团,有的属于东州集团,但都不是益州人。益州土著受信任的只有:费诗,犍为南安人;黄权,巴西阆中人;王平,巴西宕渠人。但王平起先不受信任,黄权后来不受信任,费诗中间出问题。诸葛亮提拔信任的益州人则有:杨洪,犍为武阳人;何祗,杨洪门下;张裔,蜀郡成都人。不过,诸葛亮并不能改变刘备既定之“荆州第一,东州第二,益州第三”的组织路线。
    [22]冤杀益州豪族常房诸子一案载在《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裴松之认为是“妄杀不辜”。另请参看罗开玉《成都武侯祠“攻心”联再研究》。
    [23]以上见《三国志·后主传》及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24]关于这副对联,请参看拙撰《武侯治蜀与“攻心联”》,已收入《帝国的惆怅》一书。
    [25]见《三国志·后主传》及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26]见《晋书·武帝纪》。
    [27]见《三国志·孙皓传》。
    [28]见《三国志》之《吴主传》、《陆逊传》。
    [29]见《三国志·孙翊传》裴松之注引《典略》、《三国志·孙策传》。
    [30]见《三国志·张昭传》裴松之注引《吴历》。
    [31]以下论述均请参看田余庆先生《孙吴建国的道路》一文,详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32]《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傅子》说孙策“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孙韶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说孙策“平定吴会(吴郡、会稽郡),诛其英豪”,《郭嘉传》说孙策“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可见杀的都是什么人。
    [33]孙坚旧部有:程普,右北平郡土垠县人;黄盖,零陵郡泉陵县人;韩当,辽西郡令支县人。孙策旧部有:周瑜,庐江郡舒县人;蒋钦,九江郡寿春县人;周泰,九江郡下蔡县人;陈武,庐江郡松滋县人。流亡北士有:张昭,彭城国人;诸葛瑾,琅琊郡阳都县人;步骘,临淮郡淮阴县人;张纮,广陵郡人;严畯,彭城国人;是仪,北海国营陵县人。
    [34]陈寅恪先生《崔浩与寇谦之》一文即将其称之为“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
    [35]孔融事见《后汉书·孔融传》,荀彧事见前述。
    [36]范文澜先生即指出:“士族障碍着曹操代汉做皇帝,与其说是为了拥汉,毋宁说是向曹操交换做官特权。”见范文澜《中国通史》。
    [37]《三国志·先主传》曾高度评价刘备入蜀以后的人事安排:董和、黄权、李严是刘璋的旧部,吴壹、费观是刘璋的姻亲,彭羕曾受刘璋的排斥,刘巴则为自己所忌恨,却“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结果是“有志之士,无不竞功”。《三国志·张裔传》则称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38]见《三国志》之《周群传》、《彭羕传》、《廖立传》、《来敏传》。
    第六章
    [1]三种形象的说法是朱维铮先生提出的。
    [2]三种意见的说法是钱穆先生提出的。
    [3]见《三国志·关羽传》。
    [4]请参看胡适《〈三国志演义〉序》。
    [5]请参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6]见《三国志·陆逊传》及裴松之注引《吴录》。
    [7]见《三国志·邓芝传》。
    [8]以上见《三国志·吴主传》。
    [9]见《三国志·邓芝传》。
    [10]见《三国志·吴主传》。
    [11]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12]见《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13]以下涉及刘备事,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先主传》。
    [14]见《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15]见《三国志》之《鲁肃传》、《吕蒙传》。
    [16]据说当时曹丕眺望长江说:“彼有人焉,未可图也。”见《三国志·吴主传》。
    [17]见《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18]见《三国志·简雍传》。
    [19]见《三国志·黄权传》。
    [20]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自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所谓“五虎上将”其实只有这四人。景耀三年(260),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张飞为桓侯,马超为威侯,黄忠为刚侯,也没有赵云。后来由于姜维等人打抱不平,赵云才在第二年被追谥为顺平侯。
    [21]请参看田余庆先生《孙吴建国的道路》一文。
    [2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诸葛亮《后出师表》。此文正史不载,文集不录,学者多疑为伪作,但仍可代表诸葛亮的思想。
    [23]范文澜《中国通史》说,曹操在北方,诸葛亮在蜀国,都“革去了一些东汉的恶政”。田余庆《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一文则说,曹操“去浮华、清吏治、抑豪强”,与袁绍形成鲜明的对比,只有诸葛亮“可以同他比拟”。这实在是史家之笃论。
    [24]建安八年,曹操因战马踏进麦田,便割下头发以示受罚,事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25]见《三国志》之《法正传》、《彭羕传》。
    [26]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评语称:“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则称:“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27]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裴松之注引《袁子》。
    [28]见《三国志·蒋琬传》。
    [29]把《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称为“张道陵的徒弟,吕洞宾的师兄”,是曹聚仁先生的说法,见曹聚仁《〈三国演义〉史事的真实性》。
    [30]见《三国志·吕布传》、《后汉书·边让传》、《资治通鉴》卷六十一。
    [31]陈宫为曹操谋得兖州牧一事,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世语》。
    [32]见《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33]见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后记
    [1]见《三国志》之《典韦传》、《郭嘉传》,及裴松之注引《傅子》。
    [2]见胡适《〈三国志演义〉序》。
    [3]见鲁迅《随感录三十九》。
    [4]详请参看拙撰《〈三国演义〉的“性之病”》一文,原载2010年7月22日《南方周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最新入库:我在马甲文里抱大腿发疯  我妈居然是重生的【七零】  纨绔小少爷的农家饭馆  社恐和纸片人恋爱后  七零年代炮灰吃瓜日常  重回八零:我靠练摊暴富了  楚三姑娘苟命日常  折绾  [柯南]掺水真酒自救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