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番外六
点击排行:归来(NPH)
心肝与她的舔狗(校园H 强取豪夺)
双向暗恋的正确打开姿势【1V1甜H】
借种( 1V1 高H)
纸婚
把哥哥当成男神啪了以后【校园H】
白羊(校园1v1)
应召男菩萨 (1V1) H
潮晕(1v1强制爱)
番外六
自打柳家的官司开审, 蓝太皇太后就愈发想念李玉华。眼瞅就是年了,千里迢迢的,年货送到北疆, 估计李玉华他们也要起驾回帝都了,蓝太皇太后就着人收拾些轻便东西, 主要信就写了半箱,跟孙媳诉说心事。
担心穆安之在柳家事上用情太过, 反是伤身。
新伊离帝都城太远, 两地消息不通,李玉华只知道柳家案重审, 当然, 柳家翻案是一定的, 不然也不能挖掘出杜长史的身份来。
至于旁的,李玉华想着, 柳家是三哥的娘舅家,这可不是等闲亲戚, 要是柳家在, 三哥少时不会过的那样辛苦。就是李玉华自己, 倘当年不是她娘娘家无人, 许箴怕也不敢说和离就和离。
这年头,舅家是不一样的。
像李玉华, 她是不肯认许家的,所以小麒麟和大海也就没舅家。虽说孩子们不缺这个,到底是些憾事。
不叫三哥出这口气, 怎么可能?
再说了,郡王妃大姨在新伊帮她不少,李玉华怀孕生产做月子, 连带穆安之去帝都抢皇位,郡王妃对李玉华颇多宽慰指点。
她要有婆婆也就这样指导她家事了。
所以,李玉华也没太将蓝太皇太后的信放在心上,等明年她回帝都再说呗。眼下得先把柳家案子翻过来,这样才能给婆婆正名,能婆婆正名,她三哥的名份才能正,也能安抚一干旧臣,更能令勋贵归心。
李玉华盘算一回,就张罗着过年了。
在新伊都是旧臣,现在没哪个不归心的,各部落不服的也早叫三哥和杜长史收拾服了,各州府,连陕甘的何总督在她家三哥登基后就给李玉华上过请安折,如今眼瞅过年,帝都离得远,陕甘近的多,何总督还特特打发人送了许多年货孝敬给皇后娘娘。
来送年货的是何总督的孙子,江珣的大舅子,何氏的兄长,何公子。李玉华见过他之后就让他去何氏那里说说话,也看看外甥。
何公子也特特的给杜长史带了年礼,还有何总督写给杜长史的信,基本就是感怀两家多年旧交,如今柳家有后,悲喜交加云云。
出身天生就代表一种位置,像何总督,当初三殿下要入关他还要自杀,那是他身为封疆大吏的本分,你一藩王,无旨便敢私自带兵入关,没这样的道理。何总督要是欢天喜地放穆安之入关,旁人得唾弃何总督失了一地大员的本分。
但打心里说,何总督怎么想的,那谁知道,反正他一把年纪也只做到陕甘总督,诸总督中排名最末。
何家也在旧勋之列,这些年,旧勋不受陛下待见,大家心里都清楚。不求陛下对旧勋另眼相待,也得一碗水端平啊,但凡官位,总是寒门先挑,剩下的才能轮得到勋贵。何总督也没什么不服的,唐驸马那还是陛下嫡亲妹婿哪,平时千好万好,深得帝恩,唐家千年世族,唐驸马当年还有功名的人,这些年也只做了个内务司总管,进六部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像三殿下穆安之,天生就带着勋贵一脉的血统,与陆国公那寒门出身的外戚水火不容,更是早与裴相为首的穷酸清流翻脸……要说勋贵对穆安之无好感,绝不可能。
穆安之能这么快到帝都,不只是陆侯与北疆军神勇,白大人的火砲威力惊人,其间多少都有各地勋贵放水的原因。
一场柳王之争,穆宣帝都能心神俱裂到持续几十年对勋贵的打压,可是,穆宣帝也不得不用他们。北安关的姚国公,南夷州南安侯,都是勋贵,没有寒门能取代他们,穆宣帝刚愎自用也未到自毁长城的地步。
这些年,勋贵居高位者的确不多,但是,高位谋不到,小官小位的也把子弟安排出去,这些年也叫他们织出一张密密的大网来。
穆宣帝最后警觉陆国公可疑,方想起用勋贵,已经太迟了。勋贵也不是狗啊,随你召之则来,挥之则去。
要是穆宣帝年轻二十年,还有可能。
但是,诸皇子已长成,有代表寒门清流的东宫,有举起大旗与东宫相争母族虽败却是当年一等一豪门的三殿下,勋贵们与其去向穆宣帝投诚,为何不另选一位皇子呢?
穆宣帝已经老三,纵支持他当政,他还能在帝位多少年?再说,这位陛下当年如何忘恩负义、刻薄寡恩,勋贵们历历在目。当年,是他们一手拱卫穆宣帝登基,穆宣帝却反手将勋贵压制几十年。
所以,东宫谋权,只要东宫谨慎的未对勋贵动手,勋贵们是不会理皇家之争的。他们的眼睛,一直在盯着西北。穆安之一动,只要他稍有作为,不出昏招,他天生就与勋贵有同样的立场,勋贵即便明着不能支持三殿下去帝都,暗地里也乐见其成。
这是勋贵的大势所趋。
穆宣帝那里走了眼,三殿下这里再不能瞎。
所以,穆宣帝入关入帝都立东宫登皇位,相较于当年仁宗皇帝两战江南方从藩王行至东宫,穆安之简直顺遂不像话。
穆安之登基,最乐见此事除了穆安之身边从龙之功的旧臣,便是勋贵。
以至有些昏头的还琢磨着,皇帝陛下登基,皇后娘娘远在西北,要不要给陛下送俩妃子啥的,这种蠢话一出口就叫家中长辈捶个半死,简直不动脑子,皇后娘娘是陛下发妻,同甘共苦过来的,眼下已有两个儿子傍身,这个时候给陛下送妃子,直接把皇后太子都得罪了,人脑袋里长个猪脑子。
帝都勋贵根本没人提这事,永安侯倒是觉着,他掌九门怕是不大妥当,想跟穆安之请辞。穆安之一向心大,从不是穆宣帝那疑神疑鬼的脾气,知道永安侯担心他与穆宣帝父子不睦,永安侯掌九门还是穆宣帝当年的旨意。
穆安之道,“你只管安心当差,当年我与玉华妹妹成亲,你家夫人还是玉华妹妹的全福人来着,你是我大婚的司仪官。那会儿三位皇子一同办喜事,我那里最冷清,独你和陆侯不惧去吃喜酒。我与玉华妹妹出宫开府,咱们来往虽不多,玉华妹妹同你家夫人可是极好交情。永安,安心吧,你年轻时颇有战功,可惜当打之年倒闲置了。我看九门的差使你做的很好,趁着正当壮年,咱们君臣当做一番事业。”
唐驸马的差使,穆安之也没动,内务司那里是得要个一等一的妥当人,不过把唐驸马的长子放到永安侯麾下,也是重用之意。不同于穆宣帝对勋贵的提防,穆安之与勋贵简直一拍即合。
连宗室他都选拔有用子弟拿出来一用,楚世子,现在是楚亲王家的长孙穆庆,眼下就是穆安之手下红人。
前楚世子妃,今楚王妃常真情实感的表示,“陛下身边有正气。”她那昏头昏脑的孙子,一跟三殿下就成了个明白人。眼下非但没了小妖精,孙子还得了个从龙之功,只要孙子安安稳稳的,一朝的富贵是妥妥的了。
不过,要说宗室中投资眼光最好的,非晋国公夫人莫属。她嫡出的一双儿子当初都是跟着三殿下去的西北,如今三殿下登基为帝,儿子在西北已有实差,女儿还没被和亲,如今往她这里来打听女儿亲事的,那真是堆山填海,都是往日想都不敢想的上等人家。
只是,晋国公一见儿女有出息,登时又犯了昏,那昏头勋贵没干成的事,叫他给干了,闲置在家多时的晋国公牵头一些落魄宗室联名给穆安之上书,说陛下初登基,宜遴选后宫,充盈宫室,广育子嗣,以慰先祖。
穆安之拿着晋国公的奏章同一干重臣说,“真是破窑出好瓷,晋国公这样的人,竟然有惜怡那样实干的儿子。罢了,我看他这点见识也配不上国公之位,让惜怡袭爵吧,这也没法子,有这样的父亲,只得让惜怡早些担心家中责任了。”指尖顺着名单一划而过,“有爵有去爵,有官的去官,宗室俸一应革除。”
晋国公夫人气的在蓝太皇太后那里哭了三场,险没哭晕过去。蓝太皇太后倒是很理解晋国公夫人,大好局面,叫这么个昏头胀脑的货给毁了,有这样的男人,还不如带着儿女守寡来得痛快。蓝太皇太后宽慰她,“你就看着儿女吧。你的福也不在他身上。”
晋国公夫人直捶胸口,恨不能一口气上不来直接死了算了,她哭的两眼肿出烂桃,哽咽道,“娘娘知道我家,爹娘没本事,孩子们倒是知道自强,谁家似我家似的,不能帮孩子倒罢了,倒有这样扯后腿的亲爹。”
蓝太皇太后说,“你以后把他看好了,别让他做出这没脑子的事来!你也是,你跟玉华是什么样的交情,这要搁旁人,你也落不了好。吃一堑长一智吧,你也就嘴上厉害,把管家的本事拿出来,怎么连这么个男人都管不住。你说,这也就是安之,把爵位让惜怡袭了,要没这句话,儿孙都叫他连累的没了前程。”
晋国公夫人是气狠了,好在如今她儿女出息,腰也硬,回府狠治了一回家,把平时跟在晋国公身边那些不着四六的,打的打卖的卖,还有撺掇着晋国公上奏章的清客,这也不是晋国公家的仆婢,人家正经良民,原本晋国公夫人就似蓝太皇太后说的,就嘴厉害,实际是个软货,不然也不能让晋国公纳一院子的小老婆。
晋国公夫人娘家出身寻常,半点帮不到她,如今不一样的,儿女皆以成人又有出息。晋国公夫人先把府里料理干净,给那挑事的清客治了个偷盗的罪名,在官府一顿板子打个半死,还判了三年流刑。
前晋国公也叫晋国公夫人看管起来,就在府里,爱吃吃,爱喝喝,爱哪个小老婆都随便,就是不许踏出家门一步。
连楚王妃都被蓝太皇太后叫到宫里叮嘱几句,无外乎让楚王看管好在帝都宗室,别弄出这样讨嫌的事。蓝太皇太后的话,“咱们是什么样的身份,阿庆叫个妖精迷惑住,你哭了多少回,才不管这些妃嫔的事呢。眼下西南战事未歇,刚收复两湖大半就遇着过冬,明年还要有战事,安之刚登基,也顾不上这个。再说,玉华与孩子们还在北疆,满朝文武百官谁都没提,就宗室提,多没眼色。我知这事与你不相干,可帝都宗室,楚王是宗正,让他把这些四六不懂的管好了,别再闹出笑话来。”
楚王妃也大恨晋国公这昏头货,“我心里正愧悔此事,这些年,阿庆阿瑶小夫妻都多得陛下与皇后照顾,哎,竟出这样的事,也是把我气个半死,王爷在家骂了半日。不怪陛下生气,谁不生气。娘娘放心,以后断不能再有这样的事。”
穆安之原是想着玉华妹妹回帝都大办封后礼,如今这朝中上蹿下跳的,穆安之先让老友裴如玉写一封辞藻华丽把李玉华夸得天上有人间无的封后诏书,让内务司筹办明年封后大典。
可实际,再如何想大办,打仗这两年,朝中银钱不丰,所以,也不能太煊赫了。
不然,西南水深火热,帝都大操大办,也让百官寒心。
穆安之写好几封信跟玉华妹妹叨咕此事,言语间颇是郁闷,还特别记挂孩子们,尤其是小麒麟,他走后可睡得好,可有想爸爸。
孩子才多大,不过也似懂事一般,穆安之刚走那几日,不说一直跟穆安这睡的小麒麟,大海都有几分不习惯,往时炕上都是四个人的,怎么不见爸爸了?晚上一直拿眼睛瞧门口。小麒麟也是一样,那几天就闷闷的,不大高兴的样子。不过,日子久也便没事了。
两个孩子现在都会叫爹了,当然,先学会的还是叫娘。
穆安之在北疆就藩的日子不长,但因为时刻准备反攻帝都,对北疆的驿站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俩人虽不得见,但书信委实没少来往。
穆安之接到儿子会叫爹的信,还跟大臣们显摆一回。
蓝太皇太后见着这信也很高兴,皇孙身子健壮就是喜事,李玉华也很会写信,还特意说孙嬷嬷照料孩子上心。穆安之想到孙嬷嬷也不禁心软,感慨说,“孙嬷嬷也是服侍我们父子两代人。”
蓝太皇太后想说,哪里是两代,分明是三代。穆宣帝小时候,也得孙嬷嬷照顾过。
不过,想到父子二人素有不睦,蓝太皇太后也便未说这扫兴的话。
蓝太皇太后笑,“孙嬷嬷照顾孩子是把好手,再过二十年,说不定还能帮你照顾孙子。”
穆安之做爹的人,听这话极高兴,“就是太劳累嬷嬷了。”
“你可别这么说,她巴不得哪。”蓝太皇太后说,“等明年接了玉华回来,大海小麒麟也大些了,你们趁着年轻,多生几个,热热闹闹的才好。”
“下个生女儿。”儿女双全才是福。
蓝太皇太后笑,“儿子女儿都好。”说到女儿,蓝太皇太后就想到二皇子妃,跟穆安之商量,“你二嫂就要回来了,前儿打发人给蓝公府送信,说是想带着囡囡住在蓝公府。可我想,这一出嫁就是皇家人,下驾臣府,也不妥当,不如接她在我宫里住着,有她跟囡囡在,我这里也些热闹。”
自打二皇子自己偷跑回帝都,蓝太皇太后就觉着对不住这个侄孙女,原是想让娘家再出一位王妃,也体面。结果,二皇子这叫什么东西啊!
蓝太皇太后道,“蓝国公夫人过来,说起二皇子妃就很伤感。林妃也过来哭了几场,一边儿骂老二,一边说对不住你二嫂。老二那里,你得有个章程。”
穆安之清了清嗓子,说出那惊天大雷,“我看,让二哥二嫂和离吧。”
蓝太皇太后吓一跳,条件反射,“这怎么成啊!”
“二哥这也叫个男人,当时洛阳再危及,到洛阳是我,又不是强盗。他再没骨头,难道他开城投降,我还能杀他?真不知他怕什么。即便是怕,他带着二嫂孩子一道回帝都,那也算没辜负二嫂。他这叫什么,自己跑了,媳妇孩子都不顾,什么东西!”
穆安之顶瞧不上这样人,“二嫂还年轻,和离后另寻一户好人家不难,要是还跟二哥在一处,岂不蹉跎。再说,皇子妃和离原有先例,仁宗皇帝之弟当年犯下大罪,皇妃不耻与之为夫妻,便和离别过。二嫂这里也是同理。”
蓝太皇太后心中也极厌恶二皇子,可到底有些拿不定主意,问穆安之,“这好吗?再说,有囡囡哪。”
“囡囡我不委屈她,赐她郡主之位,二嫂要是和离之后不再嫁,依旧给她皇子妃的份例。若是再嫁,也随她的心意。囡囡是咱家血脉,有我和皇祖母看着,比二哥强。”
“你二哥那里?”
“两湖失落,先楚烈王都肯殉身藩地,二哥身为洛阳藩王,无故逃离藩地,全无藩王体统。夺爵后赐他一处宅院,赏宗室将军俸,随他去吧。”穆安之摇头,“他府里的东西,二嫂的嫁妆还归二嫂,其他的,给囡囡留着吧。”
穆安之样的处置可谓情理兼备,也很实诚,王府东西都给囡囡,对这个侄女不算不照顾了。蓝太皇太后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何况,穆安之简直是厚待二皇子妃母女。蓝太皇太后一叹,“那就这样吧。这事等年后再办,让礼部给囡囡拟个吉祥的封号,这孩子,生来命不济,遇上这么个爹。不过,有你这厚道三叔,也不算无福。”
“二嫂明理,以后囡囡也差不了。”
穆安之这也是酬二皇子妃开城之功。
蓝国公府得此消息,也是一场尘埃落定,虽说亲王妃的荣耀没了,咱家闺女也得了实惠,新帝该给的都给了,何况,能允和离,闺女年轻,再找下家不难。
别以为和离的王妃就没市场了,愚见。
如二皇子妃这种太皇太后嫡亲的侄孙子,与皇家关系密切,而且,最要紧的是与新君夫妻关系都好,这事略冷一冷,多少人家上赶着。
就是继女养着也不亏,人家正经郡主。
便是二皇子的处置,朝中也无人有异议,实在是二皇子这人品值低到没人愿意为他说话。像穆安之说的,你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跑还算了,只顾自己逃命,半点不顾旁人,什么东西!
何况,林家虽依旧显赫,林程伤势好转后,穆安之依旧让他掌禁卫军,但林程生母与林妃素有旧怨,林程不为生母清旧账就是他心胸宽阔,绝不可能为二皇子说话。
林妃万念俱灰,索性在宫里吃起斋来。
如今妃嫔也都升级为太妃太嫔了,穆宣帝也不愿意见穆安之,索性搬到郊外行宫居住。穆安之都随便他,穆宣帝旁的妃嫔一个没带,陆氏随穆祈之远逃海外,林妃青灯古佛,如今在穆宣帝身边的就是嘉悦公主的生母慧太妃与七皇子生母蓝贵太妃。
穆安之一向喜欢嘉悦公主这个妹妹,与嘉祥公主比,简直是个天使。穆安之还给慧太妃晋了位,封慧贵太妃。
蓝贵太妃以往在宫里仗着蓝太皇太后,也是个要强的人,如今是半句不敢多说,她心里清楚,慧妃能晋位,是因慧妃没有皇子。她膝下七皇子还要指着新君过日子,宁可自己位份低些,也别着了新君的眼。
嘉悦公主自己性情温柔和顺,夫家也好,姚家倒是没为穆安之登基出过什么力气。但也不讨人厌啊,尤其姚国公府的老夫人,这位老夫人年高德劭,是阖帝都唯一一位,哪怕陆家再如何得势,也没有踏入过陆公府一步的老人家。
姚老夫人也不说什么原因,但陆公府有什么宴会,她从来不去。她是个有年岁的人了,论辈份论名声论人品,帝都城有口皆碑。陆皇后最得宠时,皇家都不对此说什么。
想想,这得多得穆安之待见啊。
穆安之登基后还写了个寿字赐给老太太,愿她多福多寿,平安康泰。
穆安之把勋贵们安抚的服服帖帖,简直是提前过年啊,然后,就夺了蓝侯府的爵位。自从穆安之率兵进了帝都城,蓝侯府就苟的恨不能穆安之忘了他家,穆安之显然没忘。当年陆公府得势,蓝侯以爱女许之,如今陆家倒灶,那也得一起吃挂落。
蓝侯府说来也是裴家姻亲,蓝太皇太后的同族,裴如玉与慈恩宫都没有说任何求情的话。穆安之的性子,他不会做构陷之事,但叫他查出实据,也没说情的余地。
何况穆安之早听媳妇说过,媳妇是听白大人说的,当年蓝家那小妖精就蓄意破坏他老友跟白大人的夫妻感情,如玉最倒霉的时候,白大人都想让位了,找小妖精说你喜欢我男人你去嫁吧,她转头就嫁了陆家世子。
什么东西!
拿我老友耍着玩儿,破坏人家原配夫妻,由此可见蓝侯府人品。
穆安之心说,裴老狐狸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给我老友定下白大人这桩娃娃亲。
与蓝侯府一起倒下的,是一成串的陆家朋党,杜首辅任吏部尚书多年,三品以上任命是内阁与陛下的事,三品以下的官员底细,他知道的比谁都清楚。再加上他早年“投效”陆国公,陆国公拿他当自己人,哪些人是陆国公安排的,如今个个捡出来,那空出的实缺,穆安之身边旧臣这是没人敢争的,可穆安之身边人少啊,剩下的也有许多好位子。
得穆安之顺眼的,多少人家子弟在等缺啊,永安侯家就有五个儿子,两个小的且不提,前头三个大的,只有世子是实缺,另两个都是虚衔,穆安之拎出来考校一二,都是不错的孩子,全都给安排了。
穆安之也特别关照了冯家,冯侯的密探工作早就识时务的交了出去,穆安之跟冯侯商量着,“你在朕身边做个参赞,冯姑娘的功将来另论,我看你儿子们也大了,全在帝都也没意思。世子也没到袭爵的时候,不妨出去多看看。等你上年纪,再让孩子们回来服侍也不迟。”
把冯家子弟安排了外任,冯侯想,新君待我不薄。
唐驸马都趁机安排了一批精明强干的族人,甭管官大官小,职高职低,有个位子先去干着呗。好容易能伸伸腿脚,别让孩子们都闲着了。
然后,唐驸马就张罗起小儿子的亲事啦。
原本小儿子突然间叫人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晋了宗师,简直是把唐驸马吓一跳,然后,唐驸马以为仕途就要终止了,不想陛下没提。唐驸马寻机提了提,穆安之不在意的说,“谁定的这些邪教规矩,要按姑丈说的,小宝晋宗师后你一家都得闲置了。小宝前儿还说等他休息俩月,再跟我要个官儿做哪。”
唐驸马哭笑不得,“陛下可别惯着他,官位不是儿戏,哪有说要就要的。”
“小宝当差挺好,他哪次当差出过错漏。让他先歇歇吧,等他歇过来,看他想当什么差使。”
唐驸马心说,精明强干也比不上憨人有憨福啊,当然也知道小儿子有这样的武功,一辈子的富贵是妥妥的。
唐驸马还有一事要跟穆安之商量,自从唐墨晋宗师,武当一脉就颇扬眉吐气,武当在帝都的弟子便以唐墨为首,颇多人上门投帖求见唐墨。唐墨也不懂这个,他也不认识人家,也没兴趣去见,唐驸马想问个章程。
穆安之说,“皇家也需高手护卫,徐师傅在武当辈份高,武功也是数一数二,又是小宝的师傅,武当的事让徐师傅去办。”
所以,帝都这个年过的,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伊城则是满城欢天喜地,各路族长、各州府官员,都派了家中最亲近子弟奉年礼晋上,那拜年的话写的甭提多谦恭和顺了。李玉华这个颇有虚荣心的家伙,表面儿上装的高贵淡定,晚上没事儿就在灯下看这些官员拍她马屁的折子,越看越乐,老话当真不错,果然是夫荣妻显贵。要不说得夫妻同心哪,三哥现在是皇帝,她就是皇后,家里显贵了,巴结的人能不多么。
李玉华成天受人奉承,甭提多乐了,她私下跟木香姐说,“要不做皇帝容易昏庸哪,谁受得了这见人听人奉承啊。听个十年八年的,怕都得当了真。”
白木香说,“给我送礼的人也特别多,有些认识的实在推辞不掉,我就收了。不认识的我都没收。”
“这还只是开始,等回帝都给你送礼的更多,只管收下就是。”
“那可不行。你收礼是各臣属听孝敬,你要不收,他们反不好受。我这里认识还罢,不认识的收人家东西,是要替人家办事的。我又不缺东西,何必管他们那些闲事。”
“这倒也是。”
李玉华其实颇有些暴发的昏君气质,得意时就有些爱显摆,不淡定,好在她身边都是明白人,所以,有时李玉华自夸自己的大牡丹命格,郡王妃觉着,还是挺有道理的。端看李玉华这一身旺夫的本事,就不是寻常命格。
反正李玉华只管收礼,升官任命的事她从不多管,虽有些爱任人唯亲,可她管的都是内闱之事,而且,李玉华的理论,疏的我不知品性,难道有熟的不用,用生的。
谁用人不是挑熟的挑好的,所以,她有自己一套。
所以,甭看这位娘娘学识不渊博,少时也没受过名媛闺秀的教育,可她自从嫁给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自藩王到登基,一直到退位,终生未染二色。在这位娘娘安居凤仪宫的岁月中,帝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安稳宁和,朝廷上下所有官员的正室都对这位娘娘有着发乎内心的敬重。
她并不是如明圣皇后那般才能卓绝辅佐三代帝王的女子,但是,在相夫教子、内闱辅佐上,这仍是一位了不起的娘娘。
自打柳家的官司开审, 蓝太皇太后就愈发想念李玉华。眼瞅就是年了,千里迢迢的,年货送到北疆, 估计李玉华他们也要起驾回帝都了,蓝太皇太后就着人收拾些轻便东西, 主要信就写了半箱,跟孙媳诉说心事。
担心穆安之在柳家事上用情太过, 反是伤身。
新伊离帝都城太远, 两地消息不通,李玉华只知道柳家案重审, 当然, 柳家翻案是一定的, 不然也不能挖掘出杜长史的身份来。
至于旁的,李玉华想着, 柳家是三哥的娘舅家,这可不是等闲亲戚, 要是柳家在, 三哥少时不会过的那样辛苦。就是李玉华自己, 倘当年不是她娘娘家无人, 许箴怕也不敢说和离就和离。
这年头,舅家是不一样的。
像李玉华, 她是不肯认许家的,所以小麒麟和大海也就没舅家。虽说孩子们不缺这个,到底是些憾事。
不叫三哥出这口气, 怎么可能?
再说了,郡王妃大姨在新伊帮她不少,李玉华怀孕生产做月子, 连带穆安之去帝都抢皇位,郡王妃对李玉华颇多宽慰指点。
她要有婆婆也就这样指导她家事了。
所以,李玉华也没太将蓝太皇太后的信放在心上,等明年她回帝都再说呗。眼下得先把柳家案子翻过来,这样才能给婆婆正名,能婆婆正名,她三哥的名份才能正,也能安抚一干旧臣,更能令勋贵归心。
李玉华盘算一回,就张罗着过年了。
在新伊都是旧臣,现在没哪个不归心的,各部落不服的也早叫三哥和杜长史收拾服了,各州府,连陕甘的何总督在她家三哥登基后就给李玉华上过请安折,如今眼瞅过年,帝都离得远,陕甘近的多,何总督还特特打发人送了许多年货孝敬给皇后娘娘。
来送年货的是何总督的孙子,江珣的大舅子,何氏的兄长,何公子。李玉华见过他之后就让他去何氏那里说说话,也看看外甥。
何公子也特特的给杜长史带了年礼,还有何总督写给杜长史的信,基本就是感怀两家多年旧交,如今柳家有后,悲喜交加云云。
出身天生就代表一种位置,像何总督,当初三殿下要入关他还要自杀,那是他身为封疆大吏的本分,你一藩王,无旨便敢私自带兵入关,没这样的道理。何总督要是欢天喜地放穆安之入关,旁人得唾弃何总督失了一地大员的本分。
但打心里说,何总督怎么想的,那谁知道,反正他一把年纪也只做到陕甘总督,诸总督中排名最末。
何家也在旧勋之列,这些年,旧勋不受陛下待见,大家心里都清楚。不求陛下对旧勋另眼相待,也得一碗水端平啊,但凡官位,总是寒门先挑,剩下的才能轮得到勋贵。何总督也没什么不服的,唐驸马那还是陛下嫡亲妹婿哪,平时千好万好,深得帝恩,唐家千年世族,唐驸马当年还有功名的人,这些年也只做了个内务司总管,进六部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像三殿下穆安之,天生就带着勋贵一脉的血统,与陆国公那寒门出身的外戚水火不容,更是早与裴相为首的穷酸清流翻脸……要说勋贵对穆安之无好感,绝不可能。
穆安之能这么快到帝都,不只是陆侯与北疆军神勇,白大人的火砲威力惊人,其间多少都有各地勋贵放水的原因。
一场柳王之争,穆宣帝都能心神俱裂到持续几十年对勋贵的打压,可是,穆宣帝也不得不用他们。北安关的姚国公,南夷州南安侯,都是勋贵,没有寒门能取代他们,穆宣帝刚愎自用也未到自毁长城的地步。
这些年,勋贵居高位者的确不多,但是,高位谋不到,小官小位的也把子弟安排出去,这些年也叫他们织出一张密密的大网来。
穆宣帝最后警觉陆国公可疑,方想起用勋贵,已经太迟了。勋贵也不是狗啊,随你召之则来,挥之则去。
要是穆宣帝年轻二十年,还有可能。
但是,诸皇子已长成,有代表寒门清流的东宫,有举起大旗与东宫相争母族虽败却是当年一等一豪门的三殿下,勋贵们与其去向穆宣帝投诚,为何不另选一位皇子呢?
穆宣帝已经老三,纵支持他当政,他还能在帝位多少年?再说,这位陛下当年如何忘恩负义、刻薄寡恩,勋贵们历历在目。当年,是他们一手拱卫穆宣帝登基,穆宣帝却反手将勋贵压制几十年。
所以,东宫谋权,只要东宫谨慎的未对勋贵动手,勋贵们是不会理皇家之争的。他们的眼睛,一直在盯着西北。穆安之一动,只要他稍有作为,不出昏招,他天生就与勋贵有同样的立场,勋贵即便明着不能支持三殿下去帝都,暗地里也乐见其成。
这是勋贵的大势所趋。
穆宣帝那里走了眼,三殿下这里再不能瞎。
所以,穆宣帝入关入帝都立东宫登皇位,相较于当年仁宗皇帝两战江南方从藩王行至东宫,穆安之简直顺遂不像话。
穆安之登基,最乐见此事除了穆安之身边从龙之功的旧臣,便是勋贵。
以至有些昏头的还琢磨着,皇帝陛下登基,皇后娘娘远在西北,要不要给陛下送俩妃子啥的,这种蠢话一出口就叫家中长辈捶个半死,简直不动脑子,皇后娘娘是陛下发妻,同甘共苦过来的,眼下已有两个儿子傍身,这个时候给陛下送妃子,直接把皇后太子都得罪了,人脑袋里长个猪脑子。
帝都勋贵根本没人提这事,永安侯倒是觉着,他掌九门怕是不大妥当,想跟穆安之请辞。穆安之一向心大,从不是穆宣帝那疑神疑鬼的脾气,知道永安侯担心他与穆宣帝父子不睦,永安侯掌九门还是穆宣帝当年的旨意。
穆安之道,“你只管安心当差,当年我与玉华妹妹成亲,你家夫人还是玉华妹妹的全福人来着,你是我大婚的司仪官。那会儿三位皇子一同办喜事,我那里最冷清,独你和陆侯不惧去吃喜酒。我与玉华妹妹出宫开府,咱们来往虽不多,玉华妹妹同你家夫人可是极好交情。永安,安心吧,你年轻时颇有战功,可惜当打之年倒闲置了。我看九门的差使你做的很好,趁着正当壮年,咱们君臣当做一番事业。”
唐驸马的差使,穆安之也没动,内务司那里是得要个一等一的妥当人,不过把唐驸马的长子放到永安侯麾下,也是重用之意。不同于穆宣帝对勋贵的提防,穆安之与勋贵简直一拍即合。
连宗室他都选拔有用子弟拿出来一用,楚世子,现在是楚亲王家的长孙穆庆,眼下就是穆安之手下红人。
前楚世子妃,今楚王妃常真情实感的表示,“陛下身边有正气。”她那昏头昏脑的孙子,一跟三殿下就成了个明白人。眼下非但没了小妖精,孙子还得了个从龙之功,只要孙子安安稳稳的,一朝的富贵是妥妥的了。
不过,要说宗室中投资眼光最好的,非晋国公夫人莫属。她嫡出的一双儿子当初都是跟着三殿下去的西北,如今三殿下登基为帝,儿子在西北已有实差,女儿还没被和亲,如今往她这里来打听女儿亲事的,那真是堆山填海,都是往日想都不敢想的上等人家。
只是,晋国公一见儿女有出息,登时又犯了昏,那昏头勋贵没干成的事,叫他给干了,闲置在家多时的晋国公牵头一些落魄宗室联名给穆安之上书,说陛下初登基,宜遴选后宫,充盈宫室,广育子嗣,以慰先祖。
穆安之拿着晋国公的奏章同一干重臣说,“真是破窑出好瓷,晋国公这样的人,竟然有惜怡那样实干的儿子。罢了,我看他这点见识也配不上国公之位,让惜怡袭爵吧,这也没法子,有这样的父亲,只得让惜怡早些担心家中责任了。”指尖顺着名单一划而过,“有爵有去爵,有官的去官,宗室俸一应革除。”
晋国公夫人气的在蓝太皇太后那里哭了三场,险没哭晕过去。蓝太皇太后倒是很理解晋国公夫人,大好局面,叫这么个昏头胀脑的货给毁了,有这样的男人,还不如带着儿女守寡来得痛快。蓝太皇太后宽慰她,“你就看着儿女吧。你的福也不在他身上。”
晋国公夫人直捶胸口,恨不能一口气上不来直接死了算了,她哭的两眼肿出烂桃,哽咽道,“娘娘知道我家,爹娘没本事,孩子们倒是知道自强,谁家似我家似的,不能帮孩子倒罢了,倒有这样扯后腿的亲爹。”
蓝太皇太后说,“你以后把他看好了,别让他做出这没脑子的事来!你也是,你跟玉华是什么样的交情,这要搁旁人,你也落不了好。吃一堑长一智吧,你也就嘴上厉害,把管家的本事拿出来,怎么连这么个男人都管不住。你说,这也就是安之,把爵位让惜怡袭了,要没这句话,儿孙都叫他连累的没了前程。”
晋国公夫人是气狠了,好在如今她儿女出息,腰也硬,回府狠治了一回家,把平时跟在晋国公身边那些不着四六的,打的打卖的卖,还有撺掇着晋国公上奏章的清客,这也不是晋国公家的仆婢,人家正经良民,原本晋国公夫人就似蓝太皇太后说的,就嘴厉害,实际是个软货,不然也不能让晋国公纳一院子的小老婆。
晋国公夫人娘家出身寻常,半点帮不到她,如今不一样的,儿女皆以成人又有出息。晋国公夫人先把府里料理干净,给那挑事的清客治了个偷盗的罪名,在官府一顿板子打个半死,还判了三年流刑。
前晋国公也叫晋国公夫人看管起来,就在府里,爱吃吃,爱喝喝,爱哪个小老婆都随便,就是不许踏出家门一步。
连楚王妃都被蓝太皇太后叫到宫里叮嘱几句,无外乎让楚王看管好在帝都宗室,别弄出这样讨嫌的事。蓝太皇太后的话,“咱们是什么样的身份,阿庆叫个妖精迷惑住,你哭了多少回,才不管这些妃嫔的事呢。眼下西南战事未歇,刚收复两湖大半就遇着过冬,明年还要有战事,安之刚登基,也顾不上这个。再说,玉华与孩子们还在北疆,满朝文武百官谁都没提,就宗室提,多没眼色。我知这事与你不相干,可帝都宗室,楚王是宗正,让他把这些四六不懂的管好了,别再闹出笑话来。”
楚王妃也大恨晋国公这昏头货,“我心里正愧悔此事,这些年,阿庆阿瑶小夫妻都多得陛下与皇后照顾,哎,竟出这样的事,也是把我气个半死,王爷在家骂了半日。不怪陛下生气,谁不生气。娘娘放心,以后断不能再有这样的事。”
穆安之原是想着玉华妹妹回帝都大办封后礼,如今这朝中上蹿下跳的,穆安之先让老友裴如玉写一封辞藻华丽把李玉华夸得天上有人间无的封后诏书,让内务司筹办明年封后大典。
可实际,再如何想大办,打仗这两年,朝中银钱不丰,所以,也不能太煊赫了。
不然,西南水深火热,帝都大操大办,也让百官寒心。
穆安之写好几封信跟玉华妹妹叨咕此事,言语间颇是郁闷,还特别记挂孩子们,尤其是小麒麟,他走后可睡得好,可有想爸爸。
孩子才多大,不过也似懂事一般,穆安之刚走那几日,不说一直跟穆安这睡的小麒麟,大海都有几分不习惯,往时炕上都是四个人的,怎么不见爸爸了?晚上一直拿眼睛瞧门口。小麒麟也是一样,那几天就闷闷的,不大高兴的样子。不过,日子久也便没事了。
两个孩子现在都会叫爹了,当然,先学会的还是叫娘。
穆安之在北疆就藩的日子不长,但因为时刻准备反攻帝都,对北疆的驿站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俩人虽不得见,但书信委实没少来往。
穆安之接到儿子会叫爹的信,还跟大臣们显摆一回。
蓝太皇太后见着这信也很高兴,皇孙身子健壮就是喜事,李玉华也很会写信,还特意说孙嬷嬷照料孩子上心。穆安之想到孙嬷嬷也不禁心软,感慨说,“孙嬷嬷也是服侍我们父子两代人。”
蓝太皇太后想说,哪里是两代,分明是三代。穆宣帝小时候,也得孙嬷嬷照顾过。
不过,想到父子二人素有不睦,蓝太皇太后也便未说这扫兴的话。
蓝太皇太后笑,“孙嬷嬷照顾孩子是把好手,再过二十年,说不定还能帮你照顾孙子。”
穆安之做爹的人,听这话极高兴,“就是太劳累嬷嬷了。”
“你可别这么说,她巴不得哪。”蓝太皇太后说,“等明年接了玉华回来,大海小麒麟也大些了,你们趁着年轻,多生几个,热热闹闹的才好。”
“下个生女儿。”儿女双全才是福。
蓝太皇太后笑,“儿子女儿都好。”说到女儿,蓝太皇太后就想到二皇子妃,跟穆安之商量,“你二嫂就要回来了,前儿打发人给蓝公府送信,说是想带着囡囡住在蓝公府。可我想,这一出嫁就是皇家人,下驾臣府,也不妥当,不如接她在我宫里住着,有她跟囡囡在,我这里也些热闹。”
自打二皇子自己偷跑回帝都,蓝太皇太后就觉着对不住这个侄孙女,原是想让娘家再出一位王妃,也体面。结果,二皇子这叫什么东西啊!
蓝太皇太后道,“蓝国公夫人过来,说起二皇子妃就很伤感。林妃也过来哭了几场,一边儿骂老二,一边说对不住你二嫂。老二那里,你得有个章程。”
穆安之清了清嗓子,说出那惊天大雷,“我看,让二哥二嫂和离吧。”
蓝太皇太后吓一跳,条件反射,“这怎么成啊!”
“二哥这也叫个男人,当时洛阳再危及,到洛阳是我,又不是强盗。他再没骨头,难道他开城投降,我还能杀他?真不知他怕什么。即便是怕,他带着二嫂孩子一道回帝都,那也算没辜负二嫂。他这叫什么,自己跑了,媳妇孩子都不顾,什么东西!”
穆安之顶瞧不上这样人,“二嫂还年轻,和离后另寻一户好人家不难,要是还跟二哥在一处,岂不蹉跎。再说,皇子妃和离原有先例,仁宗皇帝之弟当年犯下大罪,皇妃不耻与之为夫妻,便和离别过。二嫂这里也是同理。”
蓝太皇太后心中也极厌恶二皇子,可到底有些拿不定主意,问穆安之,“这好吗?再说,有囡囡哪。”
“囡囡我不委屈她,赐她郡主之位,二嫂要是和离之后不再嫁,依旧给她皇子妃的份例。若是再嫁,也随她的心意。囡囡是咱家血脉,有我和皇祖母看着,比二哥强。”
“你二哥那里?”
“两湖失落,先楚烈王都肯殉身藩地,二哥身为洛阳藩王,无故逃离藩地,全无藩王体统。夺爵后赐他一处宅院,赏宗室将军俸,随他去吧。”穆安之摇头,“他府里的东西,二嫂的嫁妆还归二嫂,其他的,给囡囡留着吧。”
穆安之样的处置可谓情理兼备,也很实诚,王府东西都给囡囡,对这个侄女不算不照顾了。蓝太皇太后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何况,穆安之简直是厚待二皇子妃母女。蓝太皇太后一叹,“那就这样吧。这事等年后再办,让礼部给囡囡拟个吉祥的封号,这孩子,生来命不济,遇上这么个爹。不过,有你这厚道三叔,也不算无福。”
“二嫂明理,以后囡囡也差不了。”
穆安之这也是酬二皇子妃开城之功。
蓝国公府得此消息,也是一场尘埃落定,虽说亲王妃的荣耀没了,咱家闺女也得了实惠,新帝该给的都给了,何况,能允和离,闺女年轻,再找下家不难。
别以为和离的王妃就没市场了,愚见。
如二皇子妃这种太皇太后嫡亲的侄孙子,与皇家关系密切,而且,最要紧的是与新君夫妻关系都好,这事略冷一冷,多少人家上赶着。
就是继女养着也不亏,人家正经郡主。
便是二皇子的处置,朝中也无人有异议,实在是二皇子这人品值低到没人愿意为他说话。像穆安之说的,你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跑还算了,只顾自己逃命,半点不顾旁人,什么东西!
何况,林家虽依旧显赫,林程伤势好转后,穆安之依旧让他掌禁卫军,但林程生母与林妃素有旧怨,林程不为生母清旧账就是他心胸宽阔,绝不可能为二皇子说话。
林妃万念俱灰,索性在宫里吃起斋来。
如今妃嫔也都升级为太妃太嫔了,穆宣帝也不愿意见穆安之,索性搬到郊外行宫居住。穆安之都随便他,穆宣帝旁的妃嫔一个没带,陆氏随穆祈之远逃海外,林妃青灯古佛,如今在穆宣帝身边的就是嘉悦公主的生母慧太妃与七皇子生母蓝贵太妃。
穆安之一向喜欢嘉悦公主这个妹妹,与嘉祥公主比,简直是个天使。穆安之还给慧太妃晋了位,封慧贵太妃。
蓝贵太妃以往在宫里仗着蓝太皇太后,也是个要强的人,如今是半句不敢多说,她心里清楚,慧妃能晋位,是因慧妃没有皇子。她膝下七皇子还要指着新君过日子,宁可自己位份低些,也别着了新君的眼。
嘉悦公主自己性情温柔和顺,夫家也好,姚家倒是没为穆安之登基出过什么力气。但也不讨人厌啊,尤其姚国公府的老夫人,这位老夫人年高德劭,是阖帝都唯一一位,哪怕陆家再如何得势,也没有踏入过陆公府一步的老人家。
姚老夫人也不说什么原因,但陆公府有什么宴会,她从来不去。她是个有年岁的人了,论辈份论名声论人品,帝都城有口皆碑。陆皇后最得宠时,皇家都不对此说什么。
想想,这得多得穆安之待见啊。
穆安之登基后还写了个寿字赐给老太太,愿她多福多寿,平安康泰。
穆安之把勋贵们安抚的服服帖帖,简直是提前过年啊,然后,就夺了蓝侯府的爵位。自从穆安之率兵进了帝都城,蓝侯府就苟的恨不能穆安之忘了他家,穆安之显然没忘。当年陆公府得势,蓝侯以爱女许之,如今陆家倒灶,那也得一起吃挂落。
蓝侯府说来也是裴家姻亲,蓝太皇太后的同族,裴如玉与慈恩宫都没有说任何求情的话。穆安之的性子,他不会做构陷之事,但叫他查出实据,也没说情的余地。
何况穆安之早听媳妇说过,媳妇是听白大人说的,当年蓝家那小妖精就蓄意破坏他老友跟白大人的夫妻感情,如玉最倒霉的时候,白大人都想让位了,找小妖精说你喜欢我男人你去嫁吧,她转头就嫁了陆家世子。
什么东西!
拿我老友耍着玩儿,破坏人家原配夫妻,由此可见蓝侯府人品。
穆安之心说,裴老狐狸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给我老友定下白大人这桩娃娃亲。
与蓝侯府一起倒下的,是一成串的陆家朋党,杜首辅任吏部尚书多年,三品以上任命是内阁与陛下的事,三品以下的官员底细,他知道的比谁都清楚。再加上他早年“投效”陆国公,陆国公拿他当自己人,哪些人是陆国公安排的,如今个个捡出来,那空出的实缺,穆安之身边旧臣这是没人敢争的,可穆安之身边人少啊,剩下的也有许多好位子。
得穆安之顺眼的,多少人家子弟在等缺啊,永安侯家就有五个儿子,两个小的且不提,前头三个大的,只有世子是实缺,另两个都是虚衔,穆安之拎出来考校一二,都是不错的孩子,全都给安排了。
穆安之也特别关照了冯家,冯侯的密探工作早就识时务的交了出去,穆安之跟冯侯商量着,“你在朕身边做个参赞,冯姑娘的功将来另论,我看你儿子们也大了,全在帝都也没意思。世子也没到袭爵的时候,不妨出去多看看。等你上年纪,再让孩子们回来服侍也不迟。”
把冯家子弟安排了外任,冯侯想,新君待我不薄。
唐驸马都趁机安排了一批精明强干的族人,甭管官大官小,职高职低,有个位子先去干着呗。好容易能伸伸腿脚,别让孩子们都闲着了。
然后,唐驸马就张罗起小儿子的亲事啦。
原本小儿子突然间叫人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晋了宗师,简直是把唐驸马吓一跳,然后,唐驸马以为仕途就要终止了,不想陛下没提。唐驸马寻机提了提,穆安之不在意的说,“谁定的这些邪教规矩,要按姑丈说的,小宝晋宗师后你一家都得闲置了。小宝前儿还说等他休息俩月,再跟我要个官儿做哪。”
唐驸马哭笑不得,“陛下可别惯着他,官位不是儿戏,哪有说要就要的。”
“小宝当差挺好,他哪次当差出过错漏。让他先歇歇吧,等他歇过来,看他想当什么差使。”
唐驸马心说,精明强干也比不上憨人有憨福啊,当然也知道小儿子有这样的武功,一辈子的富贵是妥妥的。
唐驸马还有一事要跟穆安之商量,自从唐墨晋宗师,武当一脉就颇扬眉吐气,武当在帝都的弟子便以唐墨为首,颇多人上门投帖求见唐墨。唐墨也不懂这个,他也不认识人家,也没兴趣去见,唐驸马想问个章程。
穆安之说,“皇家也需高手护卫,徐师傅在武当辈份高,武功也是数一数二,又是小宝的师傅,武当的事让徐师傅去办。”
所以,帝都这个年过的,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伊城则是满城欢天喜地,各路族长、各州府官员,都派了家中最亲近子弟奉年礼晋上,那拜年的话写的甭提多谦恭和顺了。李玉华这个颇有虚荣心的家伙,表面儿上装的高贵淡定,晚上没事儿就在灯下看这些官员拍她马屁的折子,越看越乐,老话当真不错,果然是夫荣妻显贵。要不说得夫妻同心哪,三哥现在是皇帝,她就是皇后,家里显贵了,巴结的人能不多么。
李玉华成天受人奉承,甭提多乐了,她私下跟木香姐说,“要不做皇帝容易昏庸哪,谁受得了这见人听人奉承啊。听个十年八年的,怕都得当了真。”
白木香说,“给我送礼的人也特别多,有些认识的实在推辞不掉,我就收了。不认识的我都没收。”
“这还只是开始,等回帝都给你送礼的更多,只管收下就是。”
“那可不行。你收礼是各臣属听孝敬,你要不收,他们反不好受。我这里认识还罢,不认识的收人家东西,是要替人家办事的。我又不缺东西,何必管他们那些闲事。”
“这倒也是。”
李玉华其实颇有些暴发的昏君气质,得意时就有些爱显摆,不淡定,好在她身边都是明白人,所以,有时李玉华自夸自己的大牡丹命格,郡王妃觉着,还是挺有道理的。端看李玉华这一身旺夫的本事,就不是寻常命格。
反正李玉华只管收礼,升官任命的事她从不多管,虽有些爱任人唯亲,可她管的都是内闱之事,而且,李玉华的理论,疏的我不知品性,难道有熟的不用,用生的。
谁用人不是挑熟的挑好的,所以,她有自己一套。
所以,甭看这位娘娘学识不渊博,少时也没受过名媛闺秀的教育,可她自从嫁给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自藩王到登基,一直到退位,终生未染二色。在这位娘娘安居凤仪宫的岁月中,帝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安稳宁和,朝廷上下所有官员的正室都对这位娘娘有着发乎内心的敬重。
她并不是如明圣皇后那般才能卓绝辅佐三代帝王的女子,但是,在相夫教子、内闱辅佐上,这仍是一位了不起的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