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常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唐昊颇为好奇,于是立刻购买了《论语》回来研读。随着阅读所带来的格局、境界和认知上的提升,唐昊越来越对读书学习上瘾,不只是对古书感兴趣,各类书籍都有购买。但是学习方法从开始的经常性的笔记,改成了在学的过程中就把笔记写在书上,学完以后一次性进行一个总结。
    《论语》当中有一句话改变了唐昊学习的初衷,那句话是:“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唐昊之前以为学习是为了赚钱过自己想要的日子,但是现在不是了。他觉得这世间本源的“道”才是最吸引自己的,就连生死都看淡了。正如“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样,求知悟道还真是让人感觉到幸福感爆棚的一件事呢,此前没有哪时哪刻能像现在这样自性无所挂碍,是自在!
    3月5日《论语》学后笔记:
    论语学完了,孔子的确称得上圣人,只因生逢乱世,道不能行。不得不说既是天意如此。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路、以及儿子孔鲤都在孔子之前去世,而后麒麟被擒,孔子即知命不久矣。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所做的事情不就是人能弘道吗?
    对于孔子的思想,我只是部分认同,也有一部分是不认同的。我不认同的是孔子在当时推崇皇天在上,救恩救主的弱势文化。当然在当时的时代,的确是挺符合实际的,他也不可能知道,在未来几千年后的情况,以至于影响深远。
    我认同的是孔子所有的论述,都是教人向好的方向发展。让人能够成为更好的人。思无邪。
    仁义礼智信,在老子看来不过是下德罢了,大道废,才有仁义。所以,一个人做事不能拘泥于一个下德道德标准。而且,所谓的这些儒家的学说,其实际上是孔子为人立法。如果说按照孔子说的方法去修做君子的话,是远远不可能成为圣人的,想要成为圣人,还是得用王阳明先生的方法:去私欲,存养天理,时时刻刻体察自己的内心。功夫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慎终如始,一以贯之。把求学悟道当作人生信仰,无条件的去执行它。这样才能够有持续不断的内在动因激励自己,砥砺前行。
    知识不是力量,信仰才是力量。人一旦有了信仰,才知道如何去做。
    人不要老是拿自己和别人去做比较。不断的超越自己的人,终究会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3月9日《中庸》学后笔记:
    《中庸》内容较少,一天也就看完了。再加上之前就有涉猎这些内容理解起来也不费劲。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但是一定要分清楚,所谓居易以俟命,不是让你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包括无为,不争,都是在不违背规律的情况下,发奋进取,不断前行。小人无所不用其极,违背规律,抱着侥幸的心理。
    对于中庸之道,我有着自己的理解。这本书上面翻译的有些翻译其实是错的。我感觉有点儿词不达意,或者说翻译者的功力有限。
    比如原文:中庸之道不流行,我知道其中缘由了,聪明的人过于聪明,愚笨的人过于愚笨,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中庸之道不显明,我知道它的缘由,贤明的人过于贤明,不贤明的人又不够贤明,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
    我的理解:我觉得应该尊重人的智力的差异性。按照上面的解释,我认为不合理。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事情都由两个人组合以后分析,得出结论,这不太科学,乃至浪费时间。我认为应该这样解释:聪明的人能够在学习了中庸之道以后,把尤有过之的那部分聪明收起来。而愚笨的人,学习中庸之道以后,认识到自己的愚笨,从而通过后天的学习,增长智慧,弥补自身不足,这才是中庸。中庸,不是寄希望于别人去中和,而是自身进行中和,调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达到了自知境界,才可能做到中庸,否则所有不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的中庸都是误解、误判、伪中庸。
    厚德以载物。
    修身,其本身便是达到厚德载物的必须的过程,不修身拿什么去承载这些东西?即便给到你,你也承载不了,如浮云一般。我对:“是我的,不用拿。不是我的也拿不住,”有了一些感悟。所谓“是我的”,是在我修身,厚德以后自然而然拥有的,那便不须拿,不用拿。“不是我的拿不住,”是自身修为境界不够,承载不了这个东西,强行去拿也不能长久。境界、德行到了。自然而然便能获得所应获得的一切。
    唐昊此时对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已经有了总体认识,转而开始对佛教思想感兴趣。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无为”,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中庸”,佛教的最高境界是“皆空”。
    为什么现在邪教盛行?是因为人们对于真正的宗教接触不多,了解不够,才会被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所蒙骗。佛教更接近于哲学,西方认为佛教是宗教和哲学的桥梁。
    佛教是没有神的,释迦摩尼只是在菩提树下证悟了,是觉者,是究竟。他怀着慈悲心又回到世界去渡有缘人。佛曾说过,我也只能渡一渡有缘人。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个人自己觉得要改变的时候才会接受别人的东西,当他自己都不想改变的时候,别人说再多也听不进去。
    孔子也说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无以三反者,吾不复也。”如果不是愤而学习不得要领,不是领会到了却无法表达,不能深思达到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教他的。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虽说孔子有教无类,但是对于自己不想改变的人,孔子也是没那个闲工夫去教的,也不会去教的。这和佛渡有缘人类似。
    什么是迷信?你所信的信仰违背了理性,而又不让人深思探究更深层次的东西,只是一味的一样你去相信。讲究的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能力,迷信就是剥夺了独立思考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
    佛教它本意是没有那么多的教旨的,它要的是你本人去证悟,去探索究竟法门。也不能说那些循规蹈矩的去学佛的人就是错,因为那是觉者的产物。普通人的资质难以达到心如明镜,良知不被遮蔽,无物不照,所以佛教是一条道路。
    是不是路,不走走怎么知道?
    但于我而言如果修行的话,我会选择王阳明的心学。因为在王阳明先生看来:佛教虽然看起来是无私的,其实际上却是有着个人的私心。佛教讲究踏出红尘,出家,远离父母,妻子,儿女,不愿被他们牵绊,为了不被牵绊所以出家这是自私。心学从儒家引申得来,认为在对待君臣父子就按照本心的良知发出的意念去做就好了,这看似有私,实则无私,因为全凭良知去做,也就没有私欲。
    功夫还是讲究一个一以贯之,慎终如始,方得始终。
    3月19日《正念的奇迹》学后笔记:
    这本书是一位越南的一行禅师所著,生活在法国,并且有很多弟子。根据其书中谈吐,我想其人境界也是很高的。现代佛学弥漫着一种封建蒙昧,迷信的气息,不禁让我想到了一首诗,印象极为深刻。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被拜访的高憎就回答: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
    这是上阙,说是下阕等有缘再来拜访他时给出,相当有意境。
    我感觉一行禅师所说的“正念”和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引出的源头有相似之处。一行禅师所说正念引自佛法,而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引自儒家学说。
    所谓正念就是:我觉知此刻的当下我在干什么,我的心在这里没有滑过去。我没有吃着饭想着其他未完成的事情。孔子说:“食而知其味者,鲜有。”我们生活当中有多少因为心滑过去了,因为抗拒工作,抗拒洗碗或者必须要完成但是却心生抗拒的当下,从而焦虑,痛苦。但你需要知道的是不论你是否抗拒,这都是你必须经历的一部分,何不珍惜此刻的当下,体会生命的奇迹呢?
    焦虑,痛苦是因为“分别心”。分别心最常见的几个表现:常看到有人发朋友圈说什么“又周一了,又要上班了,真希望每天都周末”。我不禁呵呵一笑,你因为周一到周五工作就痛苦,难过。你周六周日就开心快乐了吗?愚蠢的逻辑。每一天都是过,你非要强行分个好坏,这不是自寻苦恼吗?稻盛和夫说过:“如果你做的是你喜欢做的事,你将不会感觉有一天是在工作”。工作生活本为一体,何以区分开来?只因为你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你没内在动力支撑你去热爱它,它让你感到痛苦。
    心学和正念能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事物上面,但能够坚持的人少之又少。其成功的秘诀只在于去私欲,存养天理。时时刻刻反省体察自己的内心,去除心中的私欲,让良知不被遮蔽,这样在寻求道的路上,你就能够获得宁静和淡定从容的心态。行走坐卧皆是禅,功夫要一以贯之,慎终如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最新入库:万人嫌真千金不做恶毒女配  心肝,别不要我了好不好  今天女主她学废了吗  守寡多年的摄政王妃有喜了  咸鱼天师他甜度超标  钓系美人成长指南  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  心机助理要上位,全团绯闻满天飞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