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行商贾事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徐义的记忆中,过了德令哈,就应该是大柴旦了,然后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玉门关。
只是那座山······徐义依稀记得,当时的盘山路很陡峭,这次带着这样多的战车辎重,徐义不确定能不能顺利的翻越那座山。
当徐义见到这些从西边过来的商贾,带着大量的货品以及马车时,他就知道,在自己记忆中的千年之前,是有可以通过马车大路的。
当初徐义出发前,就深度研究过大盛和吐蕃的边界状态。
从兰州一直到敦煌,再到安西,这一条线几乎全部是战线。大盛那边的行军以及调动军伍的路线,基本上就是后世的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那条线。
那吐蕃行军和调动的线路呢?徐义觉得应该是有那么一条路,可以从这边直接穿到安西的。
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党金山你们翻不过去,就无法直接抵达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大都督,我这次可是带了不少食材,连香料也带的相当全活。”
“你们安西军西行,肯定是要从南边到达和阗的。虽然大都督的队伍带足了粮草,可老吃你们自己的干粮也会腻歪的。”
“大都督,不是老汉要趁火打劫呀,实在是九死一生才带这么点食材过来,就是来支援安西军的。你多少给点就行······”
徐义正愁怎样从这些商贾口中套取西行的线路呢,结果徐义带着李光弼和薛嵩,以及徐思顺莺娘等人,刚刚进了聚集点,就被一群商贾给围上了。
大军是没法进入聚集点的,好在德令哈一带是绝对的大绿洲,任何一处扎营,那都是相当不错的。
更何况,这时候大军扎营还是需要考虑防御的,哪怕是吐蕃已经不再袭扰了。
所以只有徐义等几人进入了聚集点。
徐义本意就是想打听路线,甚至想顺便收拾几个向导的。
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商贾倒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围拢过来了。
真可以喽,挣份钱是真的不容易。关键是,这群商贾的信息居然畅通到这种程度,还适时的做有销路的生意。
徐义他们离开鄯州已经一个多月了,他们的行踪也确实在整个西域都传开了,包括战绩。
在这种情况下,有投机的商贾想到神策军补给的问题,也是正常的。只是,这些商贾居然对他们没有畏惧······
难不成大盛在西域的名头是所谓的仁义之师不成?
“诸位贤达,我们是军伍······”
徐义倒也没有装,只是这样非直面的问一句。
“军伍那也得糊口呀!大都督,我等知道你们是军伍,大盛的军伍,还是一路从鄯州打过来的大盛军伍。正是因为这样,我等才要为大都督献上粮草补给······”
呃,这话让徐义都有点无言以对了。
商贾,在任何时代,都是那种不畏死的人群。
所谓的献,徐义自然懂得。这是战乱区域,人家把脑袋提溜在裤腰带上挣点钱,自己真不好意思白拿人家的奉献。
再说了,徐义从这些商贾的话里听出来了,这些人多数就是未来自己治下的民众,又怎能抢占。
不过,既然在这时候出现了一群敢于拿命赚钱的商贾,徐义就不想就这样放过去······
“好说,好说。既然大家如此这般为我大军着想,本都督自然不能亏待自己。诸位贤达,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找一地儿,诸位将货品那过点样品来,咱们谈谈。”
“再说了,诸位既然老远的跑过来,总不是想着把货卸下了空手回去是不是?本都督从长安也带了些物事,若是诸位贤达有意,也可以看看,有合适的也可以返程时带些货。”
徐义的话刚落,瞬间就是一场赞誉。
是不是有中意的货这些商贾不考虑,有徐义这句不亏大大家,就足够了。至于徐义所说的货品,大不了就是些战利品,大家象征性的买一些就是了,也算是给这个大都督个面子。
在这荒原和戈壁滩,谁都知道食物的价格是最贵的,粮草对大军也是最金贵的。
再说了,这些商贾都有安西地方势力在背后支持着,说是商贾送粮草,倒不如说是安西地方势力提前打探将来这位大都督的为人处事。
徐义这一路,名头是打出去了,也让安西本地的势力听闻了,自然就需要进一步打探,进一步接触。
徐义很清楚这一点。
这个聚集点最大的帐篷里······
“主公,这些人······”
把帐篷戒备了,李光弼有点忧心的对徐义说,刚提了个话头,徐义就打断了:“光弼兄,你是说他们不仅仅是商贾吧?无所谓,既然是以商贾之名,那咱就行商贾之事。”
“其他的······咱们从筹建细柳营军城开始,就不止只会作战,细柳营军城本来就是大盛朝最大的作坊,最大的产业基地。”
要说徐义最拿手的,他自己都自认为最拿手的不是作战,而是做生意。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在一个物资巨大丰富的时代过来的,哪怕是收拾点零碎,也未必就比不上这个时代的商贾。
再说了,在这个时代,徐义自认为还没有谁比自己的新式货品更多了。
于是,徐义让人从外面的军营里,带进来不少物事······
这些商贾所携带的,无非就是一些特产,一些食物,就是在长安也都是可以见到的。
可徐义携带的······
“大都督,这不是蜡烛,却也不是麻油,大都督这油灯······”
没有埋没徐义的一番布置,整个帐篷里灯火通明,在商贾们带着自己货品进来以后,就有人注意到了徐义在帐篷里点燃的煤油灯。
这些煤油灯,不止是老式的民用的简易油灯,徐义更是布置了不少制作出来,在长安都没有显摆的马灯。
“哦,这是马灯。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本都督这次任职安西,考虑到安西安靖需要,专门研制了这么一种让骑兵使用的马灯。”
徐义说的很随意,可整个帐篷里所有商贾听在耳朵里,那就不是那么随意了。
一种可以挂在马身上,还可以防风防雨,这是个什么概念,特别是对于这些长期借用马力的商贾而言。
“哦,对了,为此,考虑到成本的原因,本都督还做出了一种油品,叫煤油,价格比麻油还节省。”
这······此时在帐篷里的商贾已经忘记了自己来时的目的了,都一个个盯着那马灯看······
只是那座山······徐义依稀记得,当时的盘山路很陡峭,这次带着这样多的战车辎重,徐义不确定能不能顺利的翻越那座山。
当徐义见到这些从西边过来的商贾,带着大量的货品以及马车时,他就知道,在自己记忆中的千年之前,是有可以通过马车大路的。
当初徐义出发前,就深度研究过大盛和吐蕃的边界状态。
从兰州一直到敦煌,再到安西,这一条线几乎全部是战线。大盛那边的行军以及调动军伍的路线,基本上就是后世的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那条线。
那吐蕃行军和调动的线路呢?徐义觉得应该是有那么一条路,可以从这边直接穿到安西的。
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党金山你们翻不过去,就无法直接抵达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大都督,我这次可是带了不少食材,连香料也带的相当全活。”
“你们安西军西行,肯定是要从南边到达和阗的。虽然大都督的队伍带足了粮草,可老吃你们自己的干粮也会腻歪的。”
“大都督,不是老汉要趁火打劫呀,实在是九死一生才带这么点食材过来,就是来支援安西军的。你多少给点就行······”
徐义正愁怎样从这些商贾口中套取西行的线路呢,结果徐义带着李光弼和薛嵩,以及徐思顺莺娘等人,刚刚进了聚集点,就被一群商贾给围上了。
大军是没法进入聚集点的,好在德令哈一带是绝对的大绿洲,任何一处扎营,那都是相当不错的。
更何况,这时候大军扎营还是需要考虑防御的,哪怕是吐蕃已经不再袭扰了。
所以只有徐义等几人进入了聚集点。
徐义本意就是想打听路线,甚至想顺便收拾几个向导的。
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商贾倒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围拢过来了。
真可以喽,挣份钱是真的不容易。关键是,这群商贾的信息居然畅通到这种程度,还适时的做有销路的生意。
徐义他们离开鄯州已经一个多月了,他们的行踪也确实在整个西域都传开了,包括战绩。
在这种情况下,有投机的商贾想到神策军补给的问题,也是正常的。只是,这些商贾居然对他们没有畏惧······
难不成大盛在西域的名头是所谓的仁义之师不成?
“诸位贤达,我们是军伍······”
徐义倒也没有装,只是这样非直面的问一句。
“军伍那也得糊口呀!大都督,我等知道你们是军伍,大盛的军伍,还是一路从鄯州打过来的大盛军伍。正是因为这样,我等才要为大都督献上粮草补给······”
呃,这话让徐义都有点无言以对了。
商贾,在任何时代,都是那种不畏死的人群。
所谓的献,徐义自然懂得。这是战乱区域,人家把脑袋提溜在裤腰带上挣点钱,自己真不好意思白拿人家的奉献。
再说了,徐义从这些商贾的话里听出来了,这些人多数就是未来自己治下的民众,又怎能抢占。
不过,既然在这时候出现了一群敢于拿命赚钱的商贾,徐义就不想就这样放过去······
“好说,好说。既然大家如此这般为我大军着想,本都督自然不能亏待自己。诸位贤达,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找一地儿,诸位将货品那过点样品来,咱们谈谈。”
“再说了,诸位既然老远的跑过来,总不是想着把货卸下了空手回去是不是?本都督从长安也带了些物事,若是诸位贤达有意,也可以看看,有合适的也可以返程时带些货。”
徐义的话刚落,瞬间就是一场赞誉。
是不是有中意的货这些商贾不考虑,有徐义这句不亏大大家,就足够了。至于徐义所说的货品,大不了就是些战利品,大家象征性的买一些就是了,也算是给这个大都督个面子。
在这荒原和戈壁滩,谁都知道食物的价格是最贵的,粮草对大军也是最金贵的。
再说了,这些商贾都有安西地方势力在背后支持着,说是商贾送粮草,倒不如说是安西地方势力提前打探将来这位大都督的为人处事。
徐义这一路,名头是打出去了,也让安西本地的势力听闻了,自然就需要进一步打探,进一步接触。
徐义很清楚这一点。
这个聚集点最大的帐篷里······
“主公,这些人······”
把帐篷戒备了,李光弼有点忧心的对徐义说,刚提了个话头,徐义就打断了:“光弼兄,你是说他们不仅仅是商贾吧?无所谓,既然是以商贾之名,那咱就行商贾之事。”
“其他的······咱们从筹建细柳营军城开始,就不止只会作战,细柳营军城本来就是大盛朝最大的作坊,最大的产业基地。”
要说徐义最拿手的,他自己都自认为最拿手的不是作战,而是做生意。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在一个物资巨大丰富的时代过来的,哪怕是收拾点零碎,也未必就比不上这个时代的商贾。
再说了,在这个时代,徐义自认为还没有谁比自己的新式货品更多了。
于是,徐义让人从外面的军营里,带进来不少物事······
这些商贾所携带的,无非就是一些特产,一些食物,就是在长安也都是可以见到的。
可徐义携带的······
“大都督,这不是蜡烛,却也不是麻油,大都督这油灯······”
没有埋没徐义的一番布置,整个帐篷里灯火通明,在商贾们带着自己货品进来以后,就有人注意到了徐义在帐篷里点燃的煤油灯。
这些煤油灯,不止是老式的民用的简易油灯,徐义更是布置了不少制作出来,在长安都没有显摆的马灯。
“哦,这是马灯。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本都督这次任职安西,考虑到安西安靖需要,专门研制了这么一种让骑兵使用的马灯。”
徐义说的很随意,可整个帐篷里所有商贾听在耳朵里,那就不是那么随意了。
一种可以挂在马身上,还可以防风防雨,这是个什么概念,特别是对于这些长期借用马力的商贾而言。
“哦,对了,为此,考虑到成本的原因,本都督还做出了一种油品,叫煤油,价格比麻油还节省。”
这······此时在帐篷里的商贾已经忘记了自己来时的目的了,都一个个盯着那马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