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并州的消息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华阴县,李世民进入了城中之后,立刻派出了斥候,四处查探消息。
迫不得己放弃了这一战,李世民的心中,是非常难受的,可是他也知道,绝不可能轻易犯险,大唐的希望还寄托在他的身上。反攻还有机会,那就是如何擒获杨侑。擒贼先擒王,一旦抓住了杨侑,逆隋就会分崩离析,大唐必将在他的带领下,横扫四方。
可是,这终究会是个梦吗?李世民的心中想着,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渴望,但在心中,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巨大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李世民并不知道,居住在长安的太子李建成压力更甚,各方战事都朝着于大唐不利的方向发展,逆隋数路大军即将围攻长安,可是长安的粮食不足,永丰仓又危在旦夕,大唐能支撑多久?李建成的心中没有底。
可是,作为大唐的储君,旁人没有底也就罢了,李建成的心中没有底,那怎么能成?父皇身体有恙,大唐的希望可是全数寄托在他的身上,别人可以倒,李建成绝对不可以倒。
这些日子,李建成都没有休息好,眼里,满是血色,一看就是熬夜了。李建成喝了一口浓茶,又吩咐心腹宦官端来热水,细细的洗了一把脸之后,精神这才略略一震。低下头,李建成继续看着地图,分析着局势,究竟哪里才是突破口?
难啊。李建成心头涌起这个字,旋即苦笑着摇摇头。这时,急促的脚步声响了起来,紧接着,祭酒韦挺出现在门外,声音显得十分急促,道:“太子,大事不妙了。”
李建成一扬眉,眉宇间的忧虑更深了:“韦祭酒,慢慢说。”
韦挺进来,身后跟着一名穿着皮甲的士兵,士兵身上,血痕斑斑,头盔也掉了,衣甲不整,多处破损,一看就是从血海之中厮杀出来的。士兵一路赶来,体力消耗甚大,有些站立不稳,李建成先让他坐下,又吩咐宦官端了茶水过来,让他解渴。
士兵咕隆咕隆将茶水一口饮尽,这才感觉要冒烟的嗓子舒服了许多,士兵深深呼吸了一口气,道:“太子,卑职是从太原而来。”
李建成身子一震,原本他以为此人是秦王派来,传达永丰仓战事的,想不到居然是太原的使者,李建成不自觉抬起手,捂在了胸口,道:“太原,发生了什么事情?”
“启禀太子,就在十天前,太原沦陷,殷将军、刘将军被俘,数万将士,都被困在了太原,成为了俘虏。”士兵说着。
这句话有如石破天惊,震得李建成嘴巴张大,半响说不出话来。长安重要,但太原也同样重要。殷开山、刘弘基,都是开国老臣,久经沙场,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两人有兵马三万多,加上太原郡兵以及从其他各郡招募而来的士兵,兵力约莫有六万。太原城池高大,粮食充足,至少能撑一年以上,可是如今不到半载,就被隋军攻下,这怎能不让太子李建成震惊万分呢?
太原失陷,对大唐的部署是极大的打击,牵一发而动全身,至少半个并州,都会落入隋军之手,当务之急,是要守住南并州,霍邑,这座标志着大唐开始一帆风顺的要隘,如今大唐一定要守住。
霍邑在鼠雀谷南段,只要守好了此地,北并州的隋军就无法进入南并州,只是需要提防出没于轵关的侯君集。
守卫霍邑的人选一定要谨慎,谨记死守这个方案。李建成想了又想,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本来秦王是最佳人选,他还有一部分主力在河中,对这支军队他最熟悉。只是,如今他在华阴救援永丰仓,分身乏术。
李建成不自觉踱步思考,该怎么办?
此时,杨侑也回到了大营。隋军杀鸡宰羊,吃的正欢,杨侑还格外让人取了酒,每人供给三两酒水。
隋军大胜,所有的士兵都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饱餐一顿的隋军将士早早安歇,准备来日进兵华阴。
大帐内,独孤千山泡了一壶茶水,送了上来,又替杨侑、杨侗、杜如晦、裴行俨、罗士信等人斟满。杨侑带着笑意,举起了手中的书信,道:“诸位爱卿,朕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杨侑说到这里,刻意顿了一顿,扫视一眼群臣,再度笑道:“李尚书已经攻破太原,擒获殷开山、刘弘基等唐将,如今正率兵急速南下,夺取河中地区。”
河中包括河东郡、绛郡等地,不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有极为丰富的财富,汾河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足以自给自足,位于安邑的两池,产盐颇丰,主要供给关中食用,同时也是重要的赋税来源。历史上,原本控制在大唐手中的两池被王重荣夺走之后,大唐的赋税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河中对伪唐的意义重大,一旦李靖顺利夺下河中,长安必定难以支撑。
听见杨侑之言,杜如晦喜上眉头,道:“恭喜陛下,太原重归大隋,对李渊的打击,十分重大。”
罗士信站起身来,朗声道:“陛下,李尚书已经夺取太原,如今正是进攻长安的最佳时机。”
听闻此言,裴行俨、高甑生等人也纷纷进言,誓要一鼓作气,拿下长安,尽快统一天下。
面对气势高昂的群臣,杨侑摆摆手,走到沙盘前,凝视着关中地图,半响,方道:“李尚书夺取了太原,这个消息,想必李建成已经知道了。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挡住李靖这支精兵。”
“霍邑!”杨侑指着地图上的一处,顿时想起了宋老生,当初镇守霍邑的他,轻易出战,被刘弘基一刀砍死,至此霍邑失守。
对于杨侑而言,重生醒过来的他,听到的第一个消息,便是霍邑失守,宋老生战死。这个消息对于杨侑而言,着实有着非凡的意义。当初,是气势汹汹的李渊要夺取大唐,而今,是中兴的大隋,去收复失去的土地。未来的大隋,必将是一个崭新的大隋,勃勃英姿的大隋。
长安,杨侑已经势在必得。他唯一担心的是,握有重兵的李世民,将会如何?以杨侑的猜想,李世民会拼死抵抗大隋王师,但是,他十之八九会躲在李建成的身后,也就是说,他会让李建成先拼尽全力,等到双方精疲力尽的同时,李世民才会趁虚杀出,谋取最大的利益。
这个度,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不好掌握的,杨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轻轻敲打着沙盘,杨侑几乎可以肯定,李世民撤退之后,在华阴县只会短暂停留,然后就会奔走河中。尤其是在听见太原失守后的消息之后,更会如此。
杜如晦这时在一旁说道:“陛下,既然太原失守的消息,李建成已经知晓,断然也瞒不过李世民。微臣以为,李世民一定会撤出华阴县,回转河中。”
如果说并州是山河四塞的盆地,河中则是小型的并州,如果在乱世,有地势有粮食有盐有赋税,足以割据一方。如今的李世民,或许就是如此想的吧,杜如晦心中如此猜测着。
杨侑颔首,杜如晦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想到此,杨侑掷地有声,道:“传朕命令,明日一早,裴爱卿、罗爱卿率兵六千,赶往华阴。若是李世民不撤退,便驻扎下来,若是李世民撤退,便以轻骑追之。”
“喏!”裴行俨、罗士信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余下诸将,随朕赶往华阴,朕倒要看看,这李世民将要如何抉择?”杨侑摸着下颚的短须,说道。
华阴县,夜色已经深了,李世民依旧没有睡。他睡不着,尉迟恭至今没有消息,想来是凶多吉少,不能活了。尉迟恭是他最为得力的助手,也是部下诸将中,最为勇猛之人。尉迟恭对于李世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损失他,有如舍了一臂。
李世民想了几个时辰,他觉得,不能在华阴县待下去了,从种种迹象来看,隋军已经夺下了永丰仓,之所以设空城计,无非是吸引他上钩。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李世民觉得还是自己抽身的快,不然就要落入杨侑小儿的圈套中了。
一想到杨侑,李世民又将牙齿咬紧,对他十分憎恨,这个大仇,他要报,可是,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报仇变得十分渺茫。
房玄龄在一旁,同样是相顾无语,两人大眼瞪着小眼,余下的,只有心头的苦楚。只是两人心头的苦楚各自不同罢了。房玄龄不经意瞟了门外一眼,突然觉得无比懊恼,当初,他和杜如晦决定投奔的对象时,两人都看好了李渊,决定为他效力。
可是随着杨侑在大兴城中放粮,并随后击败了李秀宁,逐步扭转了关中战局,杜如晦的心思就变了,决定为杨隋效力。两人从此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可是谁又能想到,区区数年,两人的命运已经截然不同?
一个在生机勃勃的大隋取得高位,得到大隋天子的信任;另一个为日薄西山的朝廷效力,仅仅是藩王帐下的谋士而已。这个差别,可不是一点半点啊,让自尊心很强的房玄龄觉得无比心疼。
可是当初他做出了选择,不管是好是坏,就要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当然,机会也不是没有,至少房玄龄觉得,以自己的才能,若是投奔大隋,以杜如晦的个性,他还是有机会的。
只是,房玄龄还想搏一搏,毕竟大唐虽然处于不利的位置,但还有一搏之力。
迫不得己放弃了这一战,李世民的心中,是非常难受的,可是他也知道,绝不可能轻易犯险,大唐的希望还寄托在他的身上。反攻还有机会,那就是如何擒获杨侑。擒贼先擒王,一旦抓住了杨侑,逆隋就会分崩离析,大唐必将在他的带领下,横扫四方。
可是,这终究会是个梦吗?李世民的心中想着,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渴望,但在心中,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巨大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李世民并不知道,居住在长安的太子李建成压力更甚,各方战事都朝着于大唐不利的方向发展,逆隋数路大军即将围攻长安,可是长安的粮食不足,永丰仓又危在旦夕,大唐能支撑多久?李建成的心中没有底。
可是,作为大唐的储君,旁人没有底也就罢了,李建成的心中没有底,那怎么能成?父皇身体有恙,大唐的希望可是全数寄托在他的身上,别人可以倒,李建成绝对不可以倒。
这些日子,李建成都没有休息好,眼里,满是血色,一看就是熬夜了。李建成喝了一口浓茶,又吩咐心腹宦官端来热水,细细的洗了一把脸之后,精神这才略略一震。低下头,李建成继续看着地图,分析着局势,究竟哪里才是突破口?
难啊。李建成心头涌起这个字,旋即苦笑着摇摇头。这时,急促的脚步声响了起来,紧接着,祭酒韦挺出现在门外,声音显得十分急促,道:“太子,大事不妙了。”
李建成一扬眉,眉宇间的忧虑更深了:“韦祭酒,慢慢说。”
韦挺进来,身后跟着一名穿着皮甲的士兵,士兵身上,血痕斑斑,头盔也掉了,衣甲不整,多处破损,一看就是从血海之中厮杀出来的。士兵一路赶来,体力消耗甚大,有些站立不稳,李建成先让他坐下,又吩咐宦官端了茶水过来,让他解渴。
士兵咕隆咕隆将茶水一口饮尽,这才感觉要冒烟的嗓子舒服了许多,士兵深深呼吸了一口气,道:“太子,卑职是从太原而来。”
李建成身子一震,原本他以为此人是秦王派来,传达永丰仓战事的,想不到居然是太原的使者,李建成不自觉抬起手,捂在了胸口,道:“太原,发生了什么事情?”
“启禀太子,就在十天前,太原沦陷,殷将军、刘将军被俘,数万将士,都被困在了太原,成为了俘虏。”士兵说着。
这句话有如石破天惊,震得李建成嘴巴张大,半响说不出话来。长安重要,但太原也同样重要。殷开山、刘弘基,都是开国老臣,久经沙场,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两人有兵马三万多,加上太原郡兵以及从其他各郡招募而来的士兵,兵力约莫有六万。太原城池高大,粮食充足,至少能撑一年以上,可是如今不到半载,就被隋军攻下,这怎能不让太子李建成震惊万分呢?
太原失陷,对大唐的部署是极大的打击,牵一发而动全身,至少半个并州,都会落入隋军之手,当务之急,是要守住南并州,霍邑,这座标志着大唐开始一帆风顺的要隘,如今大唐一定要守住。
霍邑在鼠雀谷南段,只要守好了此地,北并州的隋军就无法进入南并州,只是需要提防出没于轵关的侯君集。
守卫霍邑的人选一定要谨慎,谨记死守这个方案。李建成想了又想,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本来秦王是最佳人选,他还有一部分主力在河中,对这支军队他最熟悉。只是,如今他在华阴救援永丰仓,分身乏术。
李建成不自觉踱步思考,该怎么办?
此时,杨侑也回到了大营。隋军杀鸡宰羊,吃的正欢,杨侑还格外让人取了酒,每人供给三两酒水。
隋军大胜,所有的士兵都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饱餐一顿的隋军将士早早安歇,准备来日进兵华阴。
大帐内,独孤千山泡了一壶茶水,送了上来,又替杨侑、杨侗、杜如晦、裴行俨、罗士信等人斟满。杨侑带着笑意,举起了手中的书信,道:“诸位爱卿,朕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杨侑说到这里,刻意顿了一顿,扫视一眼群臣,再度笑道:“李尚书已经攻破太原,擒获殷开山、刘弘基等唐将,如今正率兵急速南下,夺取河中地区。”
河中包括河东郡、绛郡等地,不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有极为丰富的财富,汾河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足以自给自足,位于安邑的两池,产盐颇丰,主要供给关中食用,同时也是重要的赋税来源。历史上,原本控制在大唐手中的两池被王重荣夺走之后,大唐的赋税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河中对伪唐的意义重大,一旦李靖顺利夺下河中,长安必定难以支撑。
听见杨侑之言,杜如晦喜上眉头,道:“恭喜陛下,太原重归大隋,对李渊的打击,十分重大。”
罗士信站起身来,朗声道:“陛下,李尚书已经夺取太原,如今正是进攻长安的最佳时机。”
听闻此言,裴行俨、高甑生等人也纷纷进言,誓要一鼓作气,拿下长安,尽快统一天下。
面对气势高昂的群臣,杨侑摆摆手,走到沙盘前,凝视着关中地图,半响,方道:“李尚书夺取了太原,这个消息,想必李建成已经知道了。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挡住李靖这支精兵。”
“霍邑!”杨侑指着地图上的一处,顿时想起了宋老生,当初镇守霍邑的他,轻易出战,被刘弘基一刀砍死,至此霍邑失守。
对于杨侑而言,重生醒过来的他,听到的第一个消息,便是霍邑失守,宋老生战死。这个消息对于杨侑而言,着实有着非凡的意义。当初,是气势汹汹的李渊要夺取大唐,而今,是中兴的大隋,去收复失去的土地。未来的大隋,必将是一个崭新的大隋,勃勃英姿的大隋。
长安,杨侑已经势在必得。他唯一担心的是,握有重兵的李世民,将会如何?以杨侑的猜想,李世民会拼死抵抗大隋王师,但是,他十之八九会躲在李建成的身后,也就是说,他会让李建成先拼尽全力,等到双方精疲力尽的同时,李世民才会趁虚杀出,谋取最大的利益。
这个度,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不好掌握的,杨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轻轻敲打着沙盘,杨侑几乎可以肯定,李世民撤退之后,在华阴县只会短暂停留,然后就会奔走河中。尤其是在听见太原失守后的消息之后,更会如此。
杜如晦这时在一旁说道:“陛下,既然太原失守的消息,李建成已经知晓,断然也瞒不过李世民。微臣以为,李世民一定会撤出华阴县,回转河中。”
如果说并州是山河四塞的盆地,河中则是小型的并州,如果在乱世,有地势有粮食有盐有赋税,足以割据一方。如今的李世民,或许就是如此想的吧,杜如晦心中如此猜测着。
杨侑颔首,杜如晦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想到此,杨侑掷地有声,道:“传朕命令,明日一早,裴爱卿、罗爱卿率兵六千,赶往华阴。若是李世民不撤退,便驻扎下来,若是李世民撤退,便以轻骑追之。”
“喏!”裴行俨、罗士信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余下诸将,随朕赶往华阴,朕倒要看看,这李世民将要如何抉择?”杨侑摸着下颚的短须,说道。
华阴县,夜色已经深了,李世民依旧没有睡。他睡不着,尉迟恭至今没有消息,想来是凶多吉少,不能活了。尉迟恭是他最为得力的助手,也是部下诸将中,最为勇猛之人。尉迟恭对于李世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损失他,有如舍了一臂。
李世民想了几个时辰,他觉得,不能在华阴县待下去了,从种种迹象来看,隋军已经夺下了永丰仓,之所以设空城计,无非是吸引他上钩。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李世民觉得还是自己抽身的快,不然就要落入杨侑小儿的圈套中了。
一想到杨侑,李世民又将牙齿咬紧,对他十分憎恨,这个大仇,他要报,可是,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报仇变得十分渺茫。
房玄龄在一旁,同样是相顾无语,两人大眼瞪着小眼,余下的,只有心头的苦楚。只是两人心头的苦楚各自不同罢了。房玄龄不经意瞟了门外一眼,突然觉得无比懊恼,当初,他和杜如晦决定投奔的对象时,两人都看好了李渊,决定为他效力。
可是随着杨侑在大兴城中放粮,并随后击败了李秀宁,逐步扭转了关中战局,杜如晦的心思就变了,决定为杨隋效力。两人从此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可是谁又能想到,区区数年,两人的命运已经截然不同?
一个在生机勃勃的大隋取得高位,得到大隋天子的信任;另一个为日薄西山的朝廷效力,仅仅是藩王帐下的谋士而已。这个差别,可不是一点半点啊,让自尊心很强的房玄龄觉得无比心疼。
可是当初他做出了选择,不管是好是坏,就要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当然,机会也不是没有,至少房玄龄觉得,以自己的才能,若是投奔大隋,以杜如晦的个性,他还是有机会的。
只是,房玄龄还想搏一搏,毕竟大唐虽然处于不利的位置,但还有一搏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