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业曙光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长安城务本访内。
造工局办公司衙和设计部门,就建立在此坊,占地规模已经接近半个里坊了。
这里每日都在研制各种机械零件、新鲜事物等,大多属于格物范畴,与务本坊这个名字,当时很相配。
造工局目前有内所和外所,内所是理论研究部门,有官吏常居,有一个衙门,理论研究和设计,一部分工匠技术人员,居住在此,负责制造体积比较小的物件。
而大多数的工匠,都聚在外所,那是大华科研秘院,城郊一处靠近龙首山麓边角之地,被禁军把守,当做了禁地。
这那山麓下,有着一排排工坊、车间,而山麓内,也挖出不少山洞,进行秘密作业和研究,制造钢铁零件,以及大型器物。
这一日,罗昭云带着大内侍卫过来视察,造工局的侍郎周晋,负责引领带队,来到一处隐秘的山洞内。
这里是一处冶铁试验的地方,三口奇特竖式大风箱,放置在宽敞的山洞中,每口大风箱前坐一个人,正在鼓风炼铁。
这种锻铁炉鼓风箱是最新研究出来的竖式双木扇风箱,这种竖式的风箱坚固耐用鼓风量大,强大的风力在锻铁时提供了充分的氧气而提高了炉火的温度,锻铁时的温度比当世各诸侯国冶铁家族的风箱都要高很多,因此打造出来的铁器相当精良。
在这里炼制铁器,并非是要制造武器、战甲等需求,而是以冶铁试验为主,比如要研究出优质的钢铁,如何更加坚硬有韧性,制作轴承、传动轴、零件等,如何耐磨。
周晋解释道:“陛下请看,这种新式风箱提高了火炉内熔铁的温度,可以去除更多的杂质,使铁元素更容易脱硫成型,而且其它元素的比例,也都达到最佳,最新一片打造出来的铁器零件,已经比以往的铁器质量,高出很多了。”
另一位名为汤闳的工匠长使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件铁器,弯身呈递道:“陛下,这是依照草图打造的小型齿轮和蜗轮,我等工匠师们已经在一起反复研究数日,终于把齿轮的齿数,与传动力大致关系分析出来,这样能有数据地做出判断力量的大小传动。如今这种齿轮,要比以前的轮齿强度好上数倍,以前使用的大型机关齿轮,都是石制的,就是因为铁质易脆,难以咬合,现在却可以使用一段时间了。”
罗昭云闻言点头,让侍卫接过来,他拿在手里,对这齿轮观摩一番,果然重量和表面光滑度、硬度等性能,看上去还不错。
“嗯,似模似样了,比大隋时候的铁零件,质量好上一倍不止啊!”
罗昭云较为满意,又询问其它传动件制造如何。
其它工匠师先后拿来涡轮杆、捶头、新式虎钳、铁夹、锁链等,都是使用最新铁质打造,性能高出以往三四倍。
以前的铁质易脆,打造兵器勉强使用,更别说制作成其它机械设备了,运转起来,更容易碎裂垮架,但是如今铁器品质提高了,对于简单的水力设备,但是能够组装制造了。
有了一个个过硬的零件,才能组装在一起,制造出器械设备来。
罗昭云大学本科四年,毕竟学过几年机械工程专业,对这方面还是了解的,他手绘的一些草图,标注的阿拉伯数字,各种视角的投影线等,对这些工匠师都是一次洗礼。
“诸位工匠师傅日夜赶工,设计制造,都辛苦了。”
“我等为朝廷效力,承蒙陛下厚爱匠工,拿着薪俸,又抬了身份,我们都对陛下感激不尽,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
这些老工匠师,言语之间,的确带着强烈的感激之情。
“大国工匠,时刻需要这种人!”罗昭云轻轻一叹,旋即问道:“第一台水力机,还需要多少时日能问世?”
周晋恭敬回答道:“其它零件的个头儿比较大些,需要铁器量较大,而且铸型和挪移需要杠杆架配合,所以时间会耽搁一些,日夜赶工,大约一个月后,才能初步组装完成。”
罗昭云闻言,有些高兴道:“好!朕就在一个月后,亲临现场,看它完成调试。”
“遵旨。”周晋及其这些大匠师们都恭敬称喏。
罗昭云感叹道:“战争虽然快要结束,但是国防力量要时刻不能忽视,神臂弓、陌刀、冲天炮等,还是要制造,兵甲、武器在天下太平之后,也要继续配备给我们的将士,保卫边疆。我华朝要振兴工业制造,绝非只靠几个大匠师亲手打造出来的一件神兵,而是要大规模,标准化,批量生产,流水作业,只有达到这一点,工业才算真正振兴。”
“这一台水力锻造机一旦出炉,想好比家里养的第一只母鸡,通过它生蛋,然后不断孵生出更多的鸡来,反复投入,最后达到设备批量,所有的工件都统一标准,希望大匠师们,能制定一系列零件误差标准,抽样检查,做好数据采集,分析批量生产的稳定性。”
周晋及大工匠师傅们都陷入深思,虽然一时对陛下的话,还不能全部消化,有些词语还觉得生僻难解,但是毕竟在这一行干了一辈子,也听懂了六七分,都点头思考着。
罗昭云对于众人的研究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孜孜不倦,投身工业研究,这些老者和中年匠师,都属于华国的格物科技人员了。
离开郊外的科研院研究基地时,都已经是下午了,罗昭云对于造工院研究成果,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在隋代时候,对工业还不够重视,提前引入这些理念,有了第一缕曙光,相信对华夏的发展,还是会有助力的!
造工局办公司衙和设计部门,就建立在此坊,占地规模已经接近半个里坊了。
这里每日都在研制各种机械零件、新鲜事物等,大多属于格物范畴,与务本坊这个名字,当时很相配。
造工局目前有内所和外所,内所是理论研究部门,有官吏常居,有一个衙门,理论研究和设计,一部分工匠技术人员,居住在此,负责制造体积比较小的物件。
而大多数的工匠,都聚在外所,那是大华科研秘院,城郊一处靠近龙首山麓边角之地,被禁军把守,当做了禁地。
这那山麓下,有着一排排工坊、车间,而山麓内,也挖出不少山洞,进行秘密作业和研究,制造钢铁零件,以及大型器物。
这一日,罗昭云带着大内侍卫过来视察,造工局的侍郎周晋,负责引领带队,来到一处隐秘的山洞内。
这里是一处冶铁试验的地方,三口奇特竖式大风箱,放置在宽敞的山洞中,每口大风箱前坐一个人,正在鼓风炼铁。
这种锻铁炉鼓风箱是最新研究出来的竖式双木扇风箱,这种竖式的风箱坚固耐用鼓风量大,强大的风力在锻铁时提供了充分的氧气而提高了炉火的温度,锻铁时的温度比当世各诸侯国冶铁家族的风箱都要高很多,因此打造出来的铁器相当精良。
在这里炼制铁器,并非是要制造武器、战甲等需求,而是以冶铁试验为主,比如要研究出优质的钢铁,如何更加坚硬有韧性,制作轴承、传动轴、零件等,如何耐磨。
周晋解释道:“陛下请看,这种新式风箱提高了火炉内熔铁的温度,可以去除更多的杂质,使铁元素更容易脱硫成型,而且其它元素的比例,也都达到最佳,最新一片打造出来的铁器零件,已经比以往的铁器质量,高出很多了。”
另一位名为汤闳的工匠长使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件铁器,弯身呈递道:“陛下,这是依照草图打造的小型齿轮和蜗轮,我等工匠师们已经在一起反复研究数日,终于把齿轮的齿数,与传动力大致关系分析出来,这样能有数据地做出判断力量的大小传动。如今这种齿轮,要比以前的轮齿强度好上数倍,以前使用的大型机关齿轮,都是石制的,就是因为铁质易脆,难以咬合,现在却可以使用一段时间了。”
罗昭云闻言点头,让侍卫接过来,他拿在手里,对这齿轮观摩一番,果然重量和表面光滑度、硬度等性能,看上去还不错。
“嗯,似模似样了,比大隋时候的铁零件,质量好上一倍不止啊!”
罗昭云较为满意,又询问其它传动件制造如何。
其它工匠师先后拿来涡轮杆、捶头、新式虎钳、铁夹、锁链等,都是使用最新铁质打造,性能高出以往三四倍。
以前的铁质易脆,打造兵器勉强使用,更别说制作成其它机械设备了,运转起来,更容易碎裂垮架,但是如今铁器品质提高了,对于简单的水力设备,但是能够组装制造了。
有了一个个过硬的零件,才能组装在一起,制造出器械设备来。
罗昭云大学本科四年,毕竟学过几年机械工程专业,对这方面还是了解的,他手绘的一些草图,标注的阿拉伯数字,各种视角的投影线等,对这些工匠师都是一次洗礼。
“诸位工匠师傅日夜赶工,设计制造,都辛苦了。”
“我等为朝廷效力,承蒙陛下厚爱匠工,拿着薪俸,又抬了身份,我们都对陛下感激不尽,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
这些老工匠师,言语之间,的确带着强烈的感激之情。
“大国工匠,时刻需要这种人!”罗昭云轻轻一叹,旋即问道:“第一台水力机,还需要多少时日能问世?”
周晋恭敬回答道:“其它零件的个头儿比较大些,需要铁器量较大,而且铸型和挪移需要杠杆架配合,所以时间会耽搁一些,日夜赶工,大约一个月后,才能初步组装完成。”
罗昭云闻言,有些高兴道:“好!朕就在一个月后,亲临现场,看它完成调试。”
“遵旨。”周晋及其这些大匠师们都恭敬称喏。
罗昭云感叹道:“战争虽然快要结束,但是国防力量要时刻不能忽视,神臂弓、陌刀、冲天炮等,还是要制造,兵甲、武器在天下太平之后,也要继续配备给我们的将士,保卫边疆。我华朝要振兴工业制造,绝非只靠几个大匠师亲手打造出来的一件神兵,而是要大规模,标准化,批量生产,流水作业,只有达到这一点,工业才算真正振兴。”
“这一台水力锻造机一旦出炉,想好比家里养的第一只母鸡,通过它生蛋,然后不断孵生出更多的鸡来,反复投入,最后达到设备批量,所有的工件都统一标准,希望大匠师们,能制定一系列零件误差标准,抽样检查,做好数据采集,分析批量生产的稳定性。”
周晋及大工匠师傅们都陷入深思,虽然一时对陛下的话,还不能全部消化,有些词语还觉得生僻难解,但是毕竟在这一行干了一辈子,也听懂了六七分,都点头思考着。
罗昭云对于众人的研究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孜孜不倦,投身工业研究,这些老者和中年匠师,都属于华国的格物科技人员了。
离开郊外的科研院研究基地时,都已经是下午了,罗昭云对于造工院研究成果,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在隋代时候,对工业还不够重视,提前引入这些理念,有了第一缕曙光,相信对华夏的发展,还是会有助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