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智囊团
最近更新:叛逃之后(西幻nph)
快穿:笨蛋美人也要攻略
穿成总受的白月光妻子(背德 强制1v3)
我在马甲文里抱大腿发疯
我妈居然是重生的【七零】
纨绔小少爷的农家饭馆
社恐和纸片人恋爱后
【西幻】魔法红玫瑰
当飞升后进入无限流快穿世界NPH
点击排行:皎皎 po全文阅读
(快穿)插足者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状元的小公主 po
爱意收集攻略(H)
清纯女主的被肏日常(纯肉NP)
自从魏延来到东莱,不但消除了附近的匪患,连城里的治安以及商业环境也繁荣起来。
中午时分,大街上的小商贩又吆喝起来,卖菜的,卖点心的,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离府衙不远处的一间酒楼上,酒菜上齐,有三人正一边喝酒,一边看着外面,其乐融融。
“文长兄果然好手段,不过三个月,就将这匪患猖獗的东莱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小弟佩服啊。”陈群称赞道。
“呵呵,长文过奖了,这只不过是表面的繁华,真要让使老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才算是尽到了一个地方官的本份。”魏延微笑道。
魏延说的是心里话,作为一个未来人,这种程度的繁荣自然不放在他的眼里。
他有信心可以让更多的人吃上饭,只不过他来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一切还要慢慢来。
陈群旁边的荀达只是认真听着两人叙旧,始终没有说话,这时眼神却突然一亮,开口问道:“不知左将军欲如何治理地方?”
魏延奇怪的看了荀达一眼。
他不久前写信给陈群邀请他和郭嘉来东莱做客,实际上就是想拉拢他们,做自己的幕僚。
这些事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都是聪明人,从字里行间自然能猜出一二。
魏延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陈群真的来了。
让他感到遗憾的是,郭嘉已经去了冀州。
魏延恨不得去撞墙,他早就知道郭嘉开始是给袁绍打工,后来才去了曹操那里,只不过不知道具体时间,这才错过了。
要是他能早一点邀请,说不定郭嘉会跟陈群一同前来。
郭嘉被称为鬼才,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说,错失这样一个人才,魏延心里都要滴血了。
陈群虽然能力也很强,但是他主要体现在处理政务方面,在谋略上是不能跟郭嘉相比的。
荀达是陈群的朋友,受陈群的邀请,一同来拜见魏延。
按理说陈群的朋友,应该也不是一般人,但是魏延绞尽脑汁也记不起有一个叫荀达的人。
姓荀的,又是颖川人氏,想来是颖川荀家的人吧?即便是籍籍无名,多少也应该有一些才能。
魏延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虽然他手下大将已经不少,但是他现在主要还是生养生息,待机而动,需要治理地方的人才,所以对这个荀达倒是很客气。
“某当还地于民,施行屯田之法,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商业。”魏延脱口而出。
“那又如何屯田呢?”荀达继续问道。
“某当在朝廷军屯制的基础上开设民屯,鼓励百姓开荒,凡自主开荒之土地,三年免赋税,官地亦分发到租户手中,按每年收成多少,抽取一定比例……”魏延把自己想到的都说出来。
荀达听的频频点头,不时跟陈**换眼色。
待魏延说完,荀达突然起身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荀先生这是做什么?”魏延连忙托住荀达的手,把他扶起来。
荀达感叹道:“左将军仁爱爱民,屯田之法将使百姓受益,不知多少饥寒百姓,将因为这屯田之法填饱肚子,某在此替这一军苍生,感谢将军的大恩。”
“先生过奖了,这不过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想要施行下去,任重而道远啊。”
“将军谦虚了,此屯田之法,虽然算不得完善,只要依照这个思路,逐步推行,逐步修改,推行下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荀先生有所不知,某初来乍到,手下人才短缺,若是平叛剿匪,某有大将无数,但是治理一方……唉……某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荀达看了陈群一眼,开口说道:“实不相瞒,某本名不叫荀达,而是荀攸,字公达。”
“什么?你是荀攸?荀氏八龙之一的荀攸?”魏延大吃一惊。
荀攸笑着说道:“荀攸常听长文称赞将军,此次隐瞒姓名也是为了一睹将军真容,还请将军勿怪啊。”
“荀先生说的哪里话,某对先生仰慕已久啊。”魏延也笑着说道。
陈群拉着两人重新入座,“你二人就不要如此客气了。”
他又转向魏延说道:“实不相瞒,某二人前来正是想在文长处某一个差事,不知文长肯收留否?”
魏延大喜过望,“哎呀,这可真是求之不得啊,某正愁屯田之法无法推行,今有长文相助,一切都妥了。”
三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荀攸一声长叹,“今天下分崩离析,百姓苦不堪言,纵使东莱能成为一方乐土,于整个帝国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陈群也是泫然欲泣,哀叹道:“董卓老贼劫持皇帝,倒行逆施,而何诸侯却自相残杀,争抢地盘,又有谁考虑过百姓的死活?”
魏延不动声色,随口说道:“当今天下,唯有北方袁绍,汝南袁术,可与董卓争锋,若投靠二人,共谋大事,长文、公达以为如何?”
“哼!袁公路好大喜功,袁本初谋而无断,狂兄弟不能相容,岂名主哉。”荀攸不屑的说道。
陈群也点头,热切的看着魏延说道:“某观天下英雄,江东孙文台,谯县曹孟德与明公尔,然孙文台不幸要逝,曹孟德屈居袁绍帐下,皆不如明公,明公虽暂居一隅之地,若待机而动,大事可期也。”
陈群一下子说到魏延的心坎里了,他立刻两眼放光,大声说道:“若两位先生不弃,某虽不才,愿执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
陈群和荀攸离座而起,走到魏延身前跪倒,激动的说道:“我二人生逢乱世,本欲归隐山林,然不忍埋没一身所学,今明公有鸿鹄之志,我等愿效犬马之劳,望明公不弃。”
“折煞我也,两位先生快快请起,我等当共谋大事。”魏延将两人扶起。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交谈中过去,陈群、荀攸都是饱学之士,而魏延有超出这个时代的见识,很多时候,只要魏延提出一个设想,两人立马会眼前一亮,他们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中午时分,大街上的小商贩又吆喝起来,卖菜的,卖点心的,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离府衙不远处的一间酒楼上,酒菜上齐,有三人正一边喝酒,一边看着外面,其乐融融。
“文长兄果然好手段,不过三个月,就将这匪患猖獗的东莱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小弟佩服啊。”陈群称赞道。
“呵呵,长文过奖了,这只不过是表面的繁华,真要让使老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才算是尽到了一个地方官的本份。”魏延微笑道。
魏延说的是心里话,作为一个未来人,这种程度的繁荣自然不放在他的眼里。
他有信心可以让更多的人吃上饭,只不过他来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一切还要慢慢来。
陈群旁边的荀达只是认真听着两人叙旧,始终没有说话,这时眼神却突然一亮,开口问道:“不知左将军欲如何治理地方?”
魏延奇怪的看了荀达一眼。
他不久前写信给陈群邀请他和郭嘉来东莱做客,实际上就是想拉拢他们,做自己的幕僚。
这些事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都是聪明人,从字里行间自然能猜出一二。
魏延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陈群真的来了。
让他感到遗憾的是,郭嘉已经去了冀州。
魏延恨不得去撞墙,他早就知道郭嘉开始是给袁绍打工,后来才去了曹操那里,只不过不知道具体时间,这才错过了。
要是他能早一点邀请,说不定郭嘉会跟陈群一同前来。
郭嘉被称为鬼才,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说,错失这样一个人才,魏延心里都要滴血了。
陈群虽然能力也很强,但是他主要体现在处理政务方面,在谋略上是不能跟郭嘉相比的。
荀达是陈群的朋友,受陈群的邀请,一同来拜见魏延。
按理说陈群的朋友,应该也不是一般人,但是魏延绞尽脑汁也记不起有一个叫荀达的人。
姓荀的,又是颖川人氏,想来是颖川荀家的人吧?即便是籍籍无名,多少也应该有一些才能。
魏延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虽然他手下大将已经不少,但是他现在主要还是生养生息,待机而动,需要治理地方的人才,所以对这个荀达倒是很客气。
“某当还地于民,施行屯田之法,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商业。”魏延脱口而出。
“那又如何屯田呢?”荀达继续问道。
“某当在朝廷军屯制的基础上开设民屯,鼓励百姓开荒,凡自主开荒之土地,三年免赋税,官地亦分发到租户手中,按每年收成多少,抽取一定比例……”魏延把自己想到的都说出来。
荀达听的频频点头,不时跟陈**换眼色。
待魏延说完,荀达突然起身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荀先生这是做什么?”魏延连忙托住荀达的手,把他扶起来。
荀达感叹道:“左将军仁爱爱民,屯田之法将使百姓受益,不知多少饥寒百姓,将因为这屯田之法填饱肚子,某在此替这一军苍生,感谢将军的大恩。”
“先生过奖了,这不过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想要施行下去,任重而道远啊。”
“将军谦虚了,此屯田之法,虽然算不得完善,只要依照这个思路,逐步推行,逐步修改,推行下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荀先生有所不知,某初来乍到,手下人才短缺,若是平叛剿匪,某有大将无数,但是治理一方……唉……某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荀达看了陈群一眼,开口说道:“实不相瞒,某本名不叫荀达,而是荀攸,字公达。”
“什么?你是荀攸?荀氏八龙之一的荀攸?”魏延大吃一惊。
荀攸笑着说道:“荀攸常听长文称赞将军,此次隐瞒姓名也是为了一睹将军真容,还请将军勿怪啊。”
“荀先生说的哪里话,某对先生仰慕已久啊。”魏延也笑着说道。
陈群拉着两人重新入座,“你二人就不要如此客气了。”
他又转向魏延说道:“实不相瞒,某二人前来正是想在文长处某一个差事,不知文长肯收留否?”
魏延大喜过望,“哎呀,这可真是求之不得啊,某正愁屯田之法无法推行,今有长文相助,一切都妥了。”
三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荀攸一声长叹,“今天下分崩离析,百姓苦不堪言,纵使东莱能成为一方乐土,于整个帝国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陈群也是泫然欲泣,哀叹道:“董卓老贼劫持皇帝,倒行逆施,而何诸侯却自相残杀,争抢地盘,又有谁考虑过百姓的死活?”
魏延不动声色,随口说道:“当今天下,唯有北方袁绍,汝南袁术,可与董卓争锋,若投靠二人,共谋大事,长文、公达以为如何?”
“哼!袁公路好大喜功,袁本初谋而无断,狂兄弟不能相容,岂名主哉。”荀攸不屑的说道。
陈群也点头,热切的看着魏延说道:“某观天下英雄,江东孙文台,谯县曹孟德与明公尔,然孙文台不幸要逝,曹孟德屈居袁绍帐下,皆不如明公,明公虽暂居一隅之地,若待机而动,大事可期也。”
陈群一下子说到魏延的心坎里了,他立刻两眼放光,大声说道:“若两位先生不弃,某虽不才,愿执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
陈群和荀攸离座而起,走到魏延身前跪倒,激动的说道:“我二人生逢乱世,本欲归隐山林,然不忍埋没一身所学,今明公有鸿鹄之志,我等愿效犬马之劳,望明公不弃。”
“折煞我也,两位先生快快请起,我等当共谋大事。”魏延将两人扶起。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交谈中过去,陈群、荀攸都是饱学之士,而魏延有超出这个时代的见识,很多时候,只要魏延提出一个设想,两人立马会眼前一亮,他们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